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_孙膑传 第四十三回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孙膑传 第四十三回 (第2/2页)

时他毅然派兵去救,但如今魏国声势又起,不得不暗生戒心。

    就此,齐、韩二国最终走到了一起,暗中结盟,一起抵制逢泽之会,造成了之前那种局面。

    再回过头去看逢泽之会。

    魏国,逢泽,魏国新建的行宫内。

    接到魏国邀请后,十二路诸侯先后赶来,此时已云集于此地。由于此次集会意义重大,新建的逢泽行宫内布置得花团锦簇,张灯结彩。魏王身着公服,满脸笑意的端坐于最上首处,频频示意各位国君、使者按位就坐。

    等众人安坐好后,早已备好的女乐,美酒,佳肴先后呈上,气氛逐渐热烈起来。众位诸侯知道魏惠王此次集会别有意图,因此虽个个手中都拿起美味,心中却都各自盘算,不敢纵情享乐。

    宴会进行到一半时,魏王终于站起身来,目光扫视全场一周,发话道:“如今天下纷扰,王威不振,寡人思之,皆因战祸而起。此次邀请诸位莅临魏国,正为商讨尊王一事。我等不如借此机会定下盟约,此后一致尊崇周王,各自罢兵不可轻言开战,谁若不从,我等一齐发兵攻之……诸位觉得此事如何?”

    “这……”各位国君见向来气势汹汹的魏国突然提出这等倡议,都是面面相觑,一齐愣住了。

    就在这时,下首一人离开座位,上前向魏王行礼,进言道:“魏王,此事万万不可。”

    “你是何人?”魏惠王见这人之前一直坐在下首,心想哪国使者这么胆大,不对本王跪拜也就罢了,竟然还敢提出异议。

    “小人不才,秦国左庶长——卫鞅。”

    魏惠王暗自一惊:屡出诡计,背信弃义进犯我河西的原来就是这厮!魏惠王惊完之后,越想越怒,先前还兴高采烈的神情很快暗淡了下来。但当着这么多位国君、重臣的面,魏王不好轻易发作,便捺下怒气问他道:“此事有何不妥?”

    “依小人看来,尊崇周王本是好事。但当日齐桓公提倡尊王之议时,九合诸侯,谁敢不从;如今,莫说齐、楚二强,就连韩国也不肯服从大王——尊王之议,怎能成功?”卫鞅面不改色,向魏惠王直言道。

    “你当寡人怕了他们不成?”魏惠王听后大怒。

    “魏军强盛,天下无敌,自是不会惧怕这等小国。然而,此等小国尚且不服,试问大王如何号召群雄?”

    “那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魏国如此强盛,而众人不服,只因大王虚有王号,未有王者之实。齐、楚二国也各自称王,与大王您平起平坐,怎肯听从与您?为今之计,大王不如趁着国势鼎盛时,仿效周王礼仪,位高众诸侯一等,如此,则我秦国首先心悦诚服……”说到这里,卫鞅目视四周的众位国君,问道:“各国国君恰好在此,若谁有异议,也不妨直言。”

    各位国君被卫鞅如此一问,谁敢反对,一齐默不作声。

    “众位爱卿觉得此事如何?”魏王怒气渐消,想想卫鞅的话也有些道理:既然我有心号令诸侯,不压众人一头,此后他们未必肯真心听话。只要眼下的十二国都顺从于我,齐、楚二国如何敢对我不敬?但这事非同小可,还是问问群臣的意见,再作决定最好。

    魏国众臣子们见魏王刚才怒气勃勃,早都被吓傻了,一时都不敢轻易发言。庞涓这时正伺立在魏王身侧,隐约觉得这事有些不妥,但他对礼仪等繁琐事务知之甚少,想了想,也没发言。

    魏王见逢泽行宫内现有数十人,无一人反对,方才大喜道:“传令宫人,速速将寡人的王服送来。”

    那逢泽之地紧挨着大梁,若用上快马,只需短短一两个时辰就能来回。不多时,按天子规格制作的王服被送到。

    (之前,含周王在内天下已有四王,但其中的魏王、齐王、楚王都只是空挂王爵头衔,不敢轻易动用天子的威仪来对待他国——敢以天子自居的始终只有周王一人。)

    自“徐州相王”之后,魏王早就令人制作好王服,平日里也曾私下穿戴。今日被卫鞅一激,他便于众人面前光明正大的将王服穿上,果然是威风凛凛,气度不凡。卫鞅见魏王如此,在一旁歌功颂德,尽显阿谀之色;魏国众臣子们当然也是交口称赞;其他各国君臣见状,也只得随口附和,不敢弗魏王雅兴。

    魏王听后,更是得意洋洋,酒宴就此被推向了*。到了第二日,他继续身着王服,率同众人前去洛阳拜见周王。那周王见魏王这副打扮,心想到底是你是天子还是我是天子,脸上藏不住愠色。不过,他也不敢顶撞魏王——因为魏王此行除了带着众多臣子外,另有五万魏军压阵,这些魏军打着周军专用的七星大旗,浩浩荡荡而来,阵势强大,因此周王心中虽怒,却也只好强颜欢笑,奈何魏王不得。

    却说十三路诸侯见了周王之后,一致推举魏王担当盟主,主持中原局势。目的既已达成,没几日逢泽之会便宣告结束,各国国君也先后回国。只是,魏惠王的愿意是想借“尊王”之名号令天下,结果被卫鞅这么一参合,变成了“自立为王”号令天下,完全变了味。魏王事后想想,也觉得后悔:怎的就一时冲动了呢?但事已至此,只能将错就错了。

    先伐韩,后伐齐、楚!让这三国知道,我魏罃之才,足以胜任霸主之位!

    ——魏惠王一颗雄心已完全被卫鞅点燃。

    在这之后,魏国勤练兵马,寻隙生事,不断滋扰韩国边境。那韩侯见魏国如此举动,知道双方一场大战已是不可避免,仗着十万新军已经练成,一边加强与齐国之间的联系,一边加固城池,做好战斗准备。

    两年后,庞涓亲率十万大军,直造韩国都城新郑——魏、韩大战爆发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