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歌长安行_安得广夏千万间 第八十一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安得广夏千万间 第八十一篇 (第2/3页)

府邸捎个信,就说有位白衣少年在这等他!”

    其中刚刚羞辱杜甫的那位带刀侍卫,拱手作辑赔礼道:

    “好的,请几位宾客等待片刻,既然认识我们小姐的话,还请不要介意我们身处其职的责任!刚才多有冒犯,还请那位水墨丹青的兄弟不要见怪!”

    杜甫一副表情包,招了招手,哈哈大笑道:“无妨无妨,毕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嘛!”

    “说笑了……那这就给你们汇报,再次抱歉!”

    语落,带刀侍卫随身一挎,入了内府,前往了后花园里。

    李白找了一处躺下,摘下腰间的红陵带酒壶,清脆的酒香飘满而出,紧接着深深闷了一口,以缓解这兴奋之余的傻气。

    高适见怪不怪,帅气的坐了下来,沉思对李白说道:“白兄,过些时日,我得先回边塞驻防区了,出来太久了,虽说我是个闲职,可还是得为这天下,这个大唐出谋划策!”

    李白低沉的双眼望了望蓝布衣男子,平静回复道:“想好了?”

    “嗯!总会有那么一天了!”

    高适仰天长叹,这万里山河,能认识李白,杜甫已是侥幸中的万幸了,又奢求些什么呢?

    能与李白,杜甫称兄道弟,古往今来,又有几人呢?

    人活一世,到头来,不就一堆白骨,还不如去做些有意义的事情,对国家,甚至对整个天下,大唐,是我的家……

    共同的家……

    “高适兄弟,你这想法不错,我支持你,我也答应过我最好的兄弟,只要他需要我李白的时候,他的江湖,无论多远!我都会去!因为……我已经失约他一次了……不想再失约第二次,也如他的名字一样,时刻提醒做一个诚信义重的人!”

    李白饮了一口美酒,欣慰的说道。

    “我说,白兄,你那个兄弟到底是谁啊?如此让你惦记,记得我们初相识时你也对我说过他,你上次在天府酒馆醉酒时也曾说过,让我真的十分好奇该人物,能让大名鼎鼎的诗中仙对他留恋不舍!”

    杜甫温和的侧靠屋檐柱子,礼貌问道。

    “我……”李白有些不知所措,掩饰答复,又怕被揭穿内幕。

    “是那位青衣书生对吧!”杜甫继续问道,眼神中充满了不舍,很安静的问向了白衣少年。

    “可以说说吗?上次天府醉酒我们隐隐约约,听你嘴中细词念道:鱼兄………这鱼兄又是何人?说真的,想必比我和杜甫老弟认识的日子还要早些!又或者是同窗故友?”

    高适冷静分析说道,看着一旁老脸通红的李白,不折不扣的摸索着细节。

    “………你们真的是太精了,这么有套路的台词谁教你们的?!”李白掩饰尴尬,紧张讲解道。

    “哈哈!莫非?有不同寻常的爱慕之意?”高适调趣再问道。

    “我感觉像!特别像,眼睛向下看,低抿嘴唇,明显的说谎方式!”杜甫附议答道。

    “这……我真的是跳入黄河里都洗不清了……唉,真的是服了,不过真的是我的一位同窗故友,知心兄弟,相识的日子确实比你们早些,我和他……早年于长安书院就读,我那时背功课常常偷懒,都是他帮我替下了惩罚,我是个嗜酒之徒,他是个天才书生,我从来没有想过,我这样的人,能和他成为知心知己,明明不是两个世界的人,却很巧妙的打通了所有的壁垒,我曾允诺他前往长安科举京考,然而意外总是发生的很巧妙,那时的我参加了岳阳楼酒宴,酒后的诗句连我自己都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当今圣上的表兄陈王爷给了我一张金令牌,我凭借那张金令牌,当上了侍奉翰林,后来被赐金放还,游玩天府之国成都,遇到了你们……”

    李白眼眸里都是温柔的星河,原来回忆,也是这么的美好,美到自己是里面的角色,也难以自拔!

    “听白兄此言,我倒是想知道你和你那位兄弟是因何而分别?”高适认真品读,随后笑问道。

    “分别吗?或许人生难免会分别吧……每一次的分别又是一段经历的成长……我也不知道我在追求什么……可能我来到这里是为了追求心中的那份自由吧……但是我离他也越来越远了,说起那次分别,我竟然会有些感慨,我和他的第一次分别,是我的不辞而别,那个时候在酒坊,是我最快乐的时光,我们一起看萤火虫,看星空,看月亮……一起喝酒,吃着干牛rou,聊着人生的理想,我从来没有想过,我可以和一位青衣书生的感情达到如此地步,后来我留了书信去到了长安,因为推迟京考,我就去参加了岳阳楼酒宴,一路上也结识了很多朋友,乃至更多的朝廷名人,我曾让渤海郡王高力士为我脱过靴子,也成了当今的杨贵妃研墨,我狂傲不羁的性格受到了很多青睐,自然也会受到了很多指责,我所知道的是,别人不能束缚我心中的那份自由!”李白被这一问,说出来久久藏在心里的话,都是无奈心酸之感,自己活着?只是为了在宫廷为那些妃子写写诗吗?

    那么?意义何在?

    “那……现在的分别算第二次分别了吗?”

    杜甫听后,原来李白的经历已经足够写成一本书了,如此丰富经历的学识,恐怕自己也写不出来,更多的仰慕和惊叹的佩服,只有自己慢慢体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