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收到请回答_第一百一十章 诚信捐款事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章 诚信捐款事件 (第2/2页)


    而且这钱不是还会还的嘛,等于就是暂时借用的意思,上哪找这种好事去?

    “薛副总,这件事你亲自去办,我就一个要求,要快!要在别人反应过来之前,把这件事确定下来。”

    “好的杨总,我马上去办,我这就带人去津大...”

    跟薛文霞交代完这件事后,杨阳就开始焦急的等待。

    ........

    因为担忧这件事,中午杨阳跟陈心瑜.苏婧儿,在学校附近吃饭的时候都有点心不在焉。

    “喂,你到底是怎么回事?吃个饭也心不在焉的,两个大美女陪着你吃饭你还走神,太不给面子了吧...”苏婧儿已经是第N次抱怨了。

    陈心瑜也问他“是遇上难事了吗?学校方面还是公司方面的事?”

    杨阳笑着安慰说“没事,想着公司的事,一时走神了...”

    听到是杨阳公司的事,两人也不问了,这方面她们也帮不上忙。

    终于在下午两点钟的时候,杨阳接到了薛文霞的电话。

    一接通电话,薛文霞兴奋的声音就传了过来“杨总,事情办妥了!”

    杨阳连忙问道“具体是什么情况?有没有跟学校签订合作协议?”

    这一点也是杨阳最看重的。

    不签合作协议,那就没多大意义!

    不签协议就好比公司当了一次夜壶,帮学校解决了难题后,人家往后不搭理你,你也没任何办法。

    “签了,协议就在我包里...”

    接着薛文霞兴奋的向杨阳汇报了具体情况。

    薛文霞早上一接到杨阳的电话,就带着几个经理和财务部部长张小燕赶去了津大。

    薛文霞一说明来意,津大校方就热情的接待了她们。

    经过一番洽谈后,双方终于达成了合作。

    公司为学生们垫付五万三千多元的诚信捐款,而公司也和津大达成了战略合作关系。

    津大校方中午还请薛文霞她们一行人在食堂吃饭了个午饭。

    在这个时间里,津大联系了采访记者。

    下午一点半,就在记者的全程采访下,双方签订了合作协议。

    薛文霞代表公司当场将现金支票亲手交给了病人家属。

    这一幕也被记者拍了下来。

    办好了这件事后,薛文霞第一时间就把电话给杨阳打了过来。

    了解了详细情况后,杨阳也安心了。

    这一步已经走出去了,往后还要维护好跟津大的合作关系。

    这一点对公司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

    .........

    当天晚上,这件学生爱心捐款,良心企业助力的新闻报道,就登上了津城晚报的头条。

    在津城引起了广泛的热议。

    跟津大达成合作关系后,杨阳就心满意足。

    虽然预料到了事情通过记者报道,应该会有一定的宣传效应。

    可这件事的后续发展,还是远远超出了杨阳的估计。

    接下来的几天,这件事的后续影响持续扩大。

    十二月九日,中国青年报进行了转载。

    十日,光明日报,中国大学生报,金融报...

    直到十二月十三号这天,这件事的报道更是登上了人民日报和大大小小的门户网站。

    新闻报道的标题一个比一个唬人。

    什么诚信的新时代来了,信用即将改变生活,津大发起的革命.....

    杨阳傻眼了。

    让他觉得新奇的是,这件事的新闻报道,许多竟然登在了商业版块。

    侧重点也在这件事的诚信方面。

    杨阳仔细看了商业报的系列报道,这才明白这件事引起这么大反响的原因。

    这件事牵涉到的个人信用问题,这才是社会各界关注的原因。

    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中国经济进入了新一轮的扩张阶段。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信用开发利用势在必行。

    这也是大势所趋。

    信用体系对国民经济的良性增长,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零二年这一年可以称得上是国内的信用元年。

    年初一月浙省台州百万现金盗抢案,让社会各界开始了对信用的重视。

    六月浙省举行了“中国现代商业文明论坛”

    八月八日被确定为“浙省信用活动日”

    下半年,国内商界热议的话题就是“信用”,各大企业都加速了自身信用体系的建设。

    这次津大诚信捐款事件,更是给本就热议的话题添了一把火。

    以至一个小小的爱心捐款事件,闹得这么大,达到了全国关注的程度。

    了解清楚了内情后,杨阳这才恍然大悟。

    这算什么?

    搂草打兔子,意外之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