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芒演义_第四章 宋家双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 宋家双阵! (第2/2页)

老爷如今已经是星将二重即将突破到三重的修为,而大老爷和二老爷都修炼到星杰九重多年还没能突破到星将。

    在星将之前,不论是星士还是星杰,在修炼的时候都是在不断吸收星辰之力的过程,但是在修炼到星杰九重后想要突破到星将便要靠自己的感悟了,这也是大老爷和二老爷这些年一直未能突破的原因。

    在第三代中,据母亲的了解,天赋等级都只有中级和低级,没有高级。

    在第四代中,也就是宋泽安这一代,倒是有一个高级天赋的。乃是大老爷那一脉的宋泽荣。去年的时候十七岁,便已经到了星士九重。

    这宋泽荣一来天赋极佳,二来四老爷爷教导有方,三来大爷爷私下也额外给他提供了不少钱财资源。

    不过,看在他天赋的面上,大家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宋泽安倒是对这个启蒙阵很感兴趣,作为被选中的穿越者,按照自己前世看的那些乱七八糟的小说来讲,自己的天赋应该很厉害,各种功法技能一学就会,随手一捡就是个宝贝,分分钟练到最高级,然后带领族人走向幸福小康,宋泽安如是想到。

    又过了几个月,眼看着要到年节了,整个家族又开始忙碌起来。

    过完年宋泽安就五岁了,也到了检验天赋的时候了。

    一直在潜修的宋老太爷也难得露了回面,老太爷今年已经九十多岁了,因为修炼的关系,精神看上去还是非常不错。

    年节后的第三天,宋家几乎所有的族人都聚集到了练武场。这里有两个小型的阵法,一个就是用来检验天赋的启蒙阵,另一个稍大一些的是星级阵,是用来检验修为等级的阵法。只是这座星级阵等级不高,最多也就只能检测星君以下的修为。

    尽管如此,这也是老太爷当年花了大价钱请了阵法大师前来布置的,在整个五延郡,拥有启蒙阵和星级阵的也不过只有四大家族。

    而且,启动一次这启蒙阵和星级阵也需花费不少星石,如果想要天天开启,恐怕以四大家族加在一起的实力都负担不起。

    就如宋家,也只会在每年的年节后开启一次。

    今日,老太爷同样来到了现场,他也想看看这一年来这些小辈们的修为有没有长进,同时也想看看后辈中有没有高级天赋出现。

    先启动的是启蒙阵,今年与宋泽安一同进行启蒙的还有十个孩子,分别是大老爷那一脉的四人,二老爷那一脉的三人,四老爷那一脉的三人,而三爷那一脉仅有宋泽安一人。

    这十一人来到阵前,虽说大多数人都对这阵法非常了解了,但四老爷还是耐着性子又说了一遍。

    这启蒙阵,只对从未曾修炼过的人有效,它会引导一丝星辰之力在周身筋脉之中运行一个周天,最后到达人的丹田之处,从而形成能为自己所用的星辰之力。

    若是那些体内已有星辰之力的修炼者进入阵中,则会被阵法直接无视,不会再引导星辰之力在其筋脉之中运转。

    这也是宋家这个阵法过于低级的缘故,若是换作是高级启蒙阵,它会直接将体内已有星辰之力的人直接排斥在阵法之外。

    在运行的过程中,启蒙阵会根据筋脉是否闭塞、丹田是否饱满等因素去判断这个人的修炼天赋。

    而天赋的等级是根据这星辰之力运行一周天所用的时间来定,根据这里的算法,四炷香的时间为一个时辰,如果在一炷香的时间内运行完成就是高级,如果超过一炷香的时间但是少于四炷香也就是少于一个时辰就是中级,如果超过一个时辰就是低级。一般来说,就是天赋再差的都不会超过两个时辰。

    这星辰之力在体内运行第一个周天后,会将筋脉内的一些污秽之物通过毛孔排出体内,而所有人在进入启蒙阵之前都会沐浴,换上干净的衣衫,所以众目睽睽之下也做不得假。

    一般来说,在阵法引导星辰之力运行的时候就需要感受这一丝星辰之力和它运行的轨迹。

    在一周天运行完之后,就需要自己去感受这天地之间的星辰之力,并将它引入体内照着阵法所引导的轨迹去运行。

    当顺利运行完三百六十个周天后,丹田内所储存的星辰之力便会开始慢慢融合,变得更加精纯。

    直到此刻,才算是正式踏进修炼之路,成为一个星士。

    对于一般的修炼者来说,在五岁经过启蒙之后,会在十岁左右修炼成为星士。

    起初星辰之力在筋脉中运转的时候,还是会遇到不少阻碍,比如某一段筋脉太细或是筋脉内部不够平滑等原因。所以自己在运转第一个周天的时候可能会花费几个月的时间,随着星辰之力一次次的运行和滋养,筋脉也会逐渐拓宽变得圆润,直至后期,一天就能运行几个周天。

    除此之外,这也跟每个人的天赋有关。当年的三爷,七岁便运行完三百六十个周天,成为星士。而宋泽荣也在刚过九岁的时候,成为了星士。

    宋泽安跟另外十个孩子一起,已经进入了阵法之中。在加入不少星石之后,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

    宋泽安的双手有些微微发抖,也说不清此时的心情是激动还是紧张。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