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73章 (第2/2页)
大约担心大女儿问起来,张婴扔下这句话就溜了。 张昑瞧着阿耶的背影,很是无语,只得回转头问向跪在榻席上拣花笺的小妹张曦,“你怎么跟阿耶一起回来了?” “阿耶去了瑶光寺接我,” 张曦把所有花笺归整放到一个圆形红漆木匣子里,才抬起头来望向大姐,“阿姐,你别问我,我也不知道原因,我见到阿耶的时,阿耶心情就很不好,你要想知道原因,直接去问陈叔。” 听了这话,张昑撇了撇嘴,要是陈义那能问出话来,她就不会来问小妹了。 “你怎么就不问问?” “问了阿耶也不会说的。”张昑摇了摇头,这是她的经验之谈,“不仅不会说,阿耶还得费心想理由来搪塞,反而给阿耶添麻烦。” 那样,她还不如陪阿耶说说话,转移一下注意力,而不把心思放在烦心的事上。 张昑顿时哑然,她竟对小妹的歪理有几分认同。 张曦又说道:“不过阿耶明天不去衙门,估计和朝堂上的事有关。”更有可能和宫里有关,只是这话,张曦不敢在大姐面前说。 “偏你知道。”张昑走过去伸手点了点小妹的额头,又催促道:“已经很晚了,我让你傅姆进来,服侍你梳洗,快点歇息。” “好。”张曦应了一声,合上匣子盖,叫胡妪收起来。 一夜无话。 次日天明时分,张曦刚起来,就让阿耶带着出了府。 一见这情形,张曦就猜到,阿耶是想避开大姐。 没见大姐张昑,送他们出门的时候,嘴角一抽一抽的。 且说,张婴顾虑到外面天寒地冻,小女儿又怕冷,倒没有去别的地,直接前往长秋寺。 “你今日不去兰台阁?”张曦和阿耶在竺法师的禅院用过早食后,瞧着阿耶和竺法师似有话要说,于是跟着净空回了他所住的禅院。 “不去。”净空回道。 “不去也好,眼下太冷了,兰台阁那边又不许生火,要是你像之前一样,日日在那里待着,很容易把身子冻坏的。” “师傅也这么说的。”净空附和一声,实情是因为他一直没有找到借尸还魂之类的图书,最近开始有点焦虑与急切,变得心浮气燥,连竺法师都察觉到了,所以开口不允许他去了。 让他先念念佛经,静静心。 张曦进屋后,瞧见案几头有一叠滕纸,“你最近在练字?” 问完又自个儿摇头,字太丑了,比净空未开窍时的字迹,还要差上许多,简直像画符,而能把字写得如同画符一般,张曦只能想到一人,就是占着阿顾身体的那个孤魂野鬼。 果然,只听净空道:“不是我的,是顾家二郎的。” 提起这个,净空才有几分欢喜。 他原本答应顾二郎教他练字,只让他一旬来一次,不想引起阿耶的注意,使得阿耶亲自上门拜谢,他很是高兴,因为此事与阿耶结交。 哪怕他换了躯壳,终究又有了交集,原本父子,成了忘年交。 “那就块朽木,练了大半年,还比不上你大半个月的进步。”张曦十分嫌弃地翻了那叠鬼画符。 净空给张曦递了一个暖手炉,把那叠练字的滕纸收了起来,“已经比之前好上许多了。”别看张曦这么贬低顾家二郎,要是他真的附和了,张曦肯定又会为其辩护。 他不太喜欢这种感觉,所以索性不给张曦辩护的机会。 听了他的话,张曦只瘪瘪嘴,正要到旁边的榻上坐下来时,却突然眼前一亮,好似看到了有一张滕纸上的字完全不同,除了字,还有图,不似临帖之作。 “等等,我看看。” 张曦出声喊了一声,重新走到案几前,把暖炉放下,抽掉净空手中的那叠纸,垂下头立即翻找起来。 净空很诧异,“你找什么?” “就是这张。”张曦眼睛盯着手中的那张工笔画,只是长秋寺的一角,虽然笔法粗糙,景象简单,但线条却流畅分明,好似一气呵成。 还有上面的题字,形态秀逸,结构严整。 唯一不足,大约笔力后劲不足,笔法稍显稚嫩。 张曦心头无比震惊,看得眼睛都直了。 “这张纸是我前阵子胡乱涂鸦的。” “是你画的。”张曦猛地抬起头,望向面前的净空,语气很急促,连呼吸都有些不稳,“我是说,这上面的画,还有字,都是你写的。” 净空觉得张曦的反应过大,但还是点点头,答了声是。 听到这声是,张曦只听到自己的心,跟着颤栗了一下,脑袋嗡嗡直作响,想到许多种可能,却如同一团乱麻,剪不断,理还乱。 像,很像,太像了…… 相比于阿顾后来,未及弱冠,便以书法双绝名誉天下,她经历过阿顾的成长,看过阿顾幼年时的习作,少年时的峥嵘,以及后面的惊艳。 一步步走来,她一路相随。 太过熟悉,熟悉得尤甚过她对自己的了解。 “阿眸,你怎么了?” 净空瞧着张曦身体发抖,连扶着几面的手指都止不住地抖动,忙地绕过案几,把张曦扶到旁边的榻席上,然后去抽张曦紧紧攥着的画纸,却惹来张曦一声喝斥。 “别动。” “怎么了,这张纸有什么问题吗?”这张涂鸦之作,不知怎么夹在顾家二郎练字的滕纸里,想来,是那回顾家二郎拿过去,说要临摹,后来又浑忘记还给他了。 “这真是你写的画的?”张曦又问了一句。 净空满心困惑地看着张曦,盯了片刻,见张曦神情中透着怀疑,另夹杂着一丝莫名的情绪,他猜不到,却能感觉出很凌乱,起伏得厉害。 净空没有再出声。 转身走到案几前,重新砚墨,重新拿了一张空白的滕纸,从笔架上取了一支细而尖的狼毫笔,站在案几前,开始下笔,勾勒线条。 后背笔挺,全神贯注。 空白的滕纸上,很快有了内容,相同的景致,相同的字眼,一一浮现。 动手比口说,更有说服力。 张曦怔愣当场,心底里,脑海中,有一样东西,似要喷薄而出,跳跃而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