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72章 (第2/2页)
一张脸蓦地黑沉了下来。 紧咬着嘴唇没有说话。 一见杨太后这副模样,杨中侍便知道,她这是后悔了,“只是一个黄口小儿,能掀起什么大浪,娘娘又何必如临大敌,单单为这事,坏了娘娘和尚书令的感情,倒显得有些得不偿失。” 在他印象中,张婴很少翻旧帐。 今日突然提起当初的事,还发了那样的狠话,可见是真生气了。 “要你多嘴。”杨太后恶狠狠瞪了眼杨中侍,“孤自己不知道权衡?” 一个黄口小儿,她当然可以不在意。 只是这个黄口小儿,是张婴扔出来的一枚探路棋,试探她的反应,一旦她松口了,或有半分退让,下一步,张婴就会把其他华氏族人从流放地接回来。 又或者,等不到下一步,张婴早已经生了这样的念头,已经在做这样的谋算了。 如其不然,他真要有心想瞒。 那个黄口小儿回京,根本就不会有机会让她知道。 想通了这些关节,她才会如此生气。 她从来不愿意和他吵,她从来不会干这种杀敌一千自损三千的事, “对了,临平大婚那日的赏赐,再加厚一倍。” 杨中侍听了,倒吸了口凉气,饶是见惯了杨太后的大手笔,这一回,还是被杨太后的阔绰给吓到了,“娘娘,朝中的那些谏议大夫,只怕会议论。” “议论就议论,孤不怕,”杨太后语气不善,又似在赌气,“反正让他头痛去,免得他太闲了给孤添堵。” “孤没有女儿,新平还小,清妃更小,孤留着这些死物做什么用。” 杨太后说完,吩咐杨中侍亲自去拿清单。 ——*——*—— 瑶光寺尼院,张曦和阿娘正准备用晚食,却突然见陈义走了进来。 华令仪抬起头,看了眼候在屋子玄关处的陈义,问道:“你怎么来了?有事?”陈义是张婴身边的侍从,两人几乎形影不离。 她猜测,张婴大约就在寺外。 果然,她才问完话,就听陈义说道:“仆奉郎主之命,来接小娘子回府。” “现在外面还下着雪,明天等雪停了,我会让人送十六娘回去。” “夫人,郎主还在外面等着。”陈义提醒道。 华令仪沉默片刻,转头让胡月去取了斗篷过来,伸手抱起小女儿亲手给她换了双圆头羊皮靴。 只是张曦却没有老实穿上,阿娘现在越来越沉默,有时候,连她都分辨不出阿娘的情绪,到是高兴还是不高兴,譬如此刻,“阿娘,你要是不想我走,我就不去了。” “别闹,别让你阿耶久等。” “那我亲自去和阿耶说,我今儿不跟他回府,见了阿耶我就回来。”张曦抱着阿娘的脖子撒娇。 华令仪看了眼怀里的小女儿,“你阿耶有段时间没见你了,好好跟着你阿耶回去。”这些日子,张曦虽常回和惠坊,但都是白天过去,而张婴很少白天在府里。 “可是我饿了。”张曦说到这,还特意用眼睛瞄了眼食案上冒着热气的汤饼。 “小娘子,郎主也还没用晚食,等着和小娘子一起吃,” 陈义的话适时响起,“车上常备有吃食,绝不会让小娘子饿着的。” 张曦转头横了陈义一眼。 天太冷,她不愿出门。 陈义无奈地伸手摸了摸鼻子,撇开眼,他也觉得,这风雪天接小娘子出门不好,偏郎主执意,而且郎主的情绪明显不对劲,他也不敢劝。 “老实点,别耍性子。” 华令仪转过女儿的脸颊,伸手接过胡月递上来的斗篷罩在襦裙外面,又吩咐岑傅姆和胡月跟上,对张曦叮嘱道:“听话,跟你阿耶回去,明日再回来。” 张曦轻哦了一声,只觉得阿娘今日有些异常。 往常,阿娘都随她的意。 今日倒像是赶着她走。 出了起居室,一阵寒风吹来,张曦紧了紧身上的斗篷,没有再矫情的要自己走路,让胡妪抱着她出门。 华令仪目送女儿离开,又在廊庑下站了许久,直到慎妪走了过来,“娘子,回屋先用晚食,不然,煮好的汤饼该冷了。” “不吃了,撤了吧。”华令仪回转身往屋子里走。 “娘子。” 慎妪忙伸手打起毡帘,又劝道:“多少用一点,娘子身体本来就不好,哪能不吃东西,如今九郎回来了,以后慢慢会好起来的,娘子更应该该好好保重自己的身子。” 是呀,法护能回来,其他人也能回来。 华令仪突然抓住慎妪手,“阿慎,我想撮合法护和阿眸,给他们定下亲事。” 慎妪心头微惊,“娘子,九郎和小娘子俩人的年纪相差有点大。” “不过相差十岁,定下亲事后,到时候让法护迟几年娶亲,阿眸早几年出嫁,也就差不多了。”华令仪越想越觉得可行,侄儿已到了婚娶的年龄,如果还是从前,如果还是华家儿郎,侄儿的亲事自然不需要她来愁。 可眼下侄儿的身份,注定难以娶到合适的名门淑女。 华家长大成人的男丁,只有法护,她不愿意委屈了法护, 慎妪瞧着自家娘子的神情,一阵心惊rou跳,她能理解娘子的想法,可她更害怕郎主,轻声提醒道:“娘子,郎主恐怕不会同意。” 别的事上都好说,唯独孩子的事上,她从没见郎主让过步。 “阿苟的亲事,他自作主张一回,阿眸的亲事,也该由我做一回主。”华令仪目光微冷,她当然知道张婴不会同意,所以也没想过要让张婴同意。 此刻,慎妪心中叫苦连连,“娘子,十六娘还小呢,要不再等上几年。” “可法护年纪不小了。”华令仪叹息道。 “所以仆才说,俩人年纪相差有点大,娘子,横竖九郎不会立即离京,还要在洛京待上一段日子,娘子不妨多想想,再做决定也不迟。”慎妪想着,能拖一天是一天。 这件事,一旦捅到郎主面前,几可预见,无法善了。 华家在崖州的族人,将来,还需要靠郎主去接回。 她不希望自家娘子和郎主闹翻,尤其是为了华家人闹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