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六章 案件进展 (第1/1页)
“十六儿和她阿娘在一起。” 张婴望着竺法师离开的背影,若有所思,回过神来,对着杨太后说这话的语气,是极为肯定。 杨太后轻哼了一声,算是回应。 伸手挥退宫人,走至张婴身前,伸手就朝张婴伸去。 张婴一个闪躲不及,青丝散落,头顶所戴的佛帽让杨太后给抓在手里,瞧着桃木簪绾发,青丝如缎飘下,杨太后道了声:“果然。” 似松了口气,又夹杂着一丝庆幸。 “你放心,我纵使去做道士,也不会做和尚。”他是士族子弟,自幼熟读经书,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他怎么都不会去剃度出家。 “我才没有……” 杨太后话说到一半,觉得不对劲,想改口,又觉得矫情,索性随性而为,”我才没有担心。” “我又没说你担心。”张婴心头微安。 他这么来宫里,所倚仗的,不过是她对他的一丝旧情,哪怕心里知道,不该如此,却仍旧需要仰仗与利用。 她之所求,他却不甘愿。 以至于,偶尔间,连他自己都厌弃自己,要是早知道,局面会变成这样,甚至要是早知道,杨太后就是当年姑奈山中的杨珍。 他宁愿不回洛京。 不回洛京,就不会有碰面,不碰面,就不会有相认。 不相认,哪会生出这么多事情来。 人生最苦,莫若求而不得,而比求而不得更甚者,是所求不同。 “华家……” 张婴刚提了开头,就让杨太后给打断,“华家的案子,近期就会有判决,你不用着急。” “你打算怎么做?”张婴苦笑,他哪能不急。 只是杨太后却不愿意退让,也从没有打算退让,“一切按照律法来办,孤不会插手。”无论如何,从个人立场,还是朝廷角度,她都不能放过华家。 这事已成定局,她不愿意再谈。 张婴一见杨太后的坚决,心中叹了口气,他们俩人终究走到了这一步,“华家没有参与巫蛊之术,华府的人偶,全是由御史中丞朱俊所埋,这一点,大理寺那边,人证物证都齐全。” 听了这话,杨太后沉着脸,没有张嘴。 又听张婴说道:“朱俊参与巫蛊之术,朱府上的人偶,也是他所埋,朱府里还养着方士,那些方士,全部已经招供了。” 杨太后听了,依旧不为所动,只轻蔑道:“五郎,就算你证明华家人没有参与巫蛊,但华家的叛乱之罪,却不容翻案。” “我从没想过,华家能无罪释放。” 张婴又道:“师氏已经覆没,要是华家也由此彻底倒塌,我相信,朝野士族,都会生出唇亡齿寒之感,若引起人心浮动,天下震动,想来您和圣上,都不愿意见到这种局面。” “你别危言耸听。” 杨太后几乎是大声喝止,一张脸涨得通红,“真要人心浮动,在孤眼中,也不过是另一个华家,孤也想看看,谁敢冒这个头?” 张婴没接话,只淡淡问道:“这么说来,朱俊你也不想救了?” “你要做什么?”杨太后微眯了下眼,“你威胁我。” “我没这个意思,”张婴忙地否认,眼下杨太后情绪激动,他不愿意激怒她,“我只是想用朱俊的性命,换回华家人的性命。” “你要是不想在朝堂上看到华家人,今后不让他们出仕就是了。” 杨太后曾经说过这样类似的话,但此刻,从张婴口中听来,却有一丝讽刺,这会子倒知道和她来妥协了,“迟了。” “只是一个巫蛊人偶,你能找到证据,孤也同样能找到证据,就这么想置朱俊于死地,你也想得太简单了。” “那你对朱俊有多少了解?”张婴突然问了这么一句。 在杨太后听来,有点没头没脑,她还没理清张婴话里的意思,又听张婴接着说:“除了知道他出身酷吏,除了你用得顺手,你对他还有多少了解。” “太后知不知道,朱俊深信巫蛊之术,他还对家人施以这种邪术。” “不可能。”杨太后终于露出一丝慌乱,张婴说的,她一点都不知道,但对华家的栽赃陷害,她是点过头。 看着张婴不慌不忙的样子,杨太后头一回,心态完全失去了平和,却又立即彻底冷静下来,能够不为张婴所影响。 他是有备而来,而她毫无准备。 所以,这一局她算是已先输了半场。 “朱俊的大女儿,年已二十二,他用这种邪术镇压亲女,锁于内院,他的原配发妻,死于这种邪术之下。” “你在胡扯,他最大的女儿,年才八岁,他的妻子,自尽于廷尉。”杨太后心头大惊,瞪大眼睛望向张婴,犹不敢相信, 张婴没有和杨太后争辩,只陈述事实,“朱俊进京,调入大理寺,时年二十有九,止半年,与李夫人成亲。”朱俊二十九岁时,以酷吏之名,早已名满吴郡,又怎么可能没有结婚。 “他的原配发妻陈氏,听闻他再娶,赶来洛京,却让他囚禁于府内,死于太安二十年,年仅三十一岁,死前,两人并未和离。” 两人未和离,就意味着,朱俊娶李夫人时,是停妻再娶。 停妻再娶,不但触犯律法,更是德行败坏,为世人所不耻,他对妻女的所作所为,一旦传扬出去,坐实了巫蛊邪术,朱俊也就完了。 “不能往外传。” 杨太后凭着直觉,就已经相信了张婴的话,只是一说完,就开始后悔了,“孤要等大理寺和廷尉署的证据,孤只相信他们的证据。” “晚点,他们就会有的。”张婴面上很镇定,手心却捏了一把湿汗,他这边已经做好了铺垫,只希望九弟阿德,别令他失望才好。 整个大殿,在张婴说出这番话后,陷入了死寂。 杨太后跪坐在上首,没有要再说话的意思,朱俊府上的事,对她的冲击有点大,两眼还有些茫然无神,魂游天地,瞧了眼跪坐于下首的张婴,整个人,没来由的比平常放松许多。 心里极其矛盾,期盼卫寺卿和羊廷尉的求见,又不希望他们今晚出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