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3章 学神的常规cao作(十四) (第1/1页)
七月十号,由邹老师带队的华国IMO代表团从帝都机场出发,目的地米国底特律。 连续三年的败北,上级的要求,都让邹老师压力极大,本来就不多的头发,感觉又掉了好多。 再这样下去,秃头指日可待。 邹教授看着越来越后移的发际线,想到曾经自己也是有男神称号的人,莫名有些忧伤。 官方安排的住宿酒店包含了所有参赛国代表团,为了倒一下时差,萧清他们提前三天就到了。 同住一个酒店,与别国代表团基本就是抬头不见低头见。 早餐时恰好碰到米国队员,萧清他们本来也没在意,但自己低调也防不住有人主动找事。 萧清和苗步言他们一起走过去选早餐的时候,那些本来讨论着天气篮球的米国队员,突然就开始谈论他们。 “哦!托马斯,你能想到么?那些华国人,去年最嚣张的那个最后只得了10分,还埋怨上帝不眷顾他们。” “哇哦,威廉,他们看过来了,那眼神是要吃人么?” “托马斯,我知道一句华国语用在这里简直是完美的。他们就是一群‘zhi(纸)lao(老)hu(虎)’。” “哈哈哈哈,他们根本不配和我们竞争。” “威廉,你看,他们是不是在用可怜巴巴的眼神祈求我们的失误。” “托马斯,上帝会宽恕愚钝的人。” 米国那边笑声阵阵,挑衅的眼神时不时抛向萧清他们这边。 作为通过全国海选,走到最后的六位精英,外语水平都是过硬的,听懂这些对话毫无难度。 令华是六个人中年纪最小的,年少轻狂,如何受得了这种侮辱,当场就想冲过去和对方理论一番。 萧清伸手拦住了他。 “令华,你还记得去年那位学长为何会发挥失常么?” 令激动的情绪稍微冷静下来,说:“邹老师说是张英学长去年和国外选手争吵赌气,输了之后心态彻底崩了,考试连平时三分实力都没发挥出来,最终成绩很差。” “你想重蹈覆辙?”萧清的声调淡淡的,却莫名有一种威严,令华宛如被浇了一盆凉水,精神瞬间萎靡下来。 十七岁的少年,正是自尊心最盛的年纪,容不得一点小看,更别提当面侮辱,不仅是令华,其他几位都或多或少有些情绪不稳。 萧清三言两语安抚了队友的心态,大步走到米国队员旁边,用她最不喜欢的外语,一词一句清晰沉静。 “很怕我们吧?为了一点点机会,闻名米国洛杉矶的天才托马斯·贝利亲自挑衅,打压我们队员的心态,我真是高看你们了。 托马斯,你不是史亨利,我也不是张英。 小丑行径,呵,我们赛场上见。” 老牌竞赛强国华国和卫冕金牌国家米国的争吵,吸引了周围所有选手的目光。 一片安静中,萧清毫不遮掩的张扬传遍全场。 她没有给自己留下丝毫退路。 回到队友身边,看着他们从萎靡转为担忧的神情,无所谓的笑了笑,说:“我大话都放出去了,成绩可是要靠你们的。” 虽然萧清事后被邹老师狠狠训了一顿,但她的表态也让那些想搞心理战的国家熄了那份心思。 这样的嚣张,正是他们愿意见到的。 这种大赛,赛前压力过大,对这些年轻的队员来说,很容易让他们直接崩盘。 萧清是一时冲动也好,维护队友自信心也罢,这份压力她是甩不掉的。 邹教授太怕她成为第二个张英。 IMO试卷由6道题目组成,每题7分,满分42分。赛事分两日进行,每日参赛者有4.5小时来解答3道题目,由上午9时到下午1时30分。 赛事分个人和团体两种奖项。个人分特等奖,一、二、三等奖,团体只有前三名有奖。 七月十五日上午九点整。 IMO赛事正式开始。 阴谋阳谋,都需要场上见分晓。 全力以赴的萧清有多恐怖? 邹老师会告诉你,她在没有集训之前都能只用十二个小时解十三道IMO压轴题。 连老师会告诉你,无论什么考试,她就没有不提前交卷的。 郭老师会告诉你,他都不想去问她估分情况,因为直接猜满分就行了。 国家队队员会告诉你,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有时候真的比人与猴子之间的差距还大。 整整两天的角逐,且不提最终成绩如何,萧清两天答题时间加起来,都不够四个半小时,惊爆了一众评委选手的眼球。 颁奖典礼上,那个与整个米国代表队的平均身高起码差20㎝的小姑娘,以唯一的满分站在了个人特等奖领奖台上。 她的最后一道题,天秀七种解法,让担任主评委的国际著名数学家怀尔斯爱才心切,直接写下42 1这样前所未见的评分。 怀尔斯教授亲口说:“规则不允许附加分,可我必须表明我的评判,程同学超越了标准答案不止一步。” 苗步言,常雨,王见,令华,习瑞,每一个都发挥稳定,成绩都不容小觑。 华国队,在时隔三年之后,终于又一次夺得了IMO金牌。 以碾压之势。 颁奖典礼结束之后,萧清接到了怀尔斯教授的介绍信,推荐她四年之后前往牛津大学深造。 这是一代数学大师的伯乐之举,萧清郑重的收好。 这一次,真的是载誉归国。 …… IMO结束之后,国家队成员各奔东西,有些继续走数学的道路,有些选择了其他专业。 萧清按照自己的计划,开始了在水木大学的潜修之行。 学习,学习,不断的学习。 一年又一年。 萧清近乎销声匿迹。 很长很长的时间,程mama都不知道自己的闺女在做什么,人在哪里。 只能接到一周一次的电话。 女儿在做一件很了不起的事。 程mama无比确信。 …… 十五年后。 华国某秘密军事基地,代号零号基地。 无数研究人员进进出出,各种仪器设备数不胜数,每一个人都面色凝重,冷静中隐藏着深深地激动。 十几个头发花白的科学家在监督调试各项仪器,依次将结果汇报给位于基地中央指挥室的总负责人。 中央控制室,巨大的监控屏幕前方站着一道身穿研究服的身影,看起来个子不高,身形瘦弱,甚至可以用纤细来形容。 “程院士,一切准备就绪,是否开始701项目试验?” “开始。” “收到。” 传令军官敬了个标准的军礼,面色崇敬的看着面前的人,随后转身离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