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三章(修) 长生不死的秘密 (第1/1页)
“女娲造物,那是发生在更古老年代的故事了。” “那时,这个星球刚从无尽的冰寒中逐渐走出,开始恢复它多姿多彩的妆容,但在漫长的寒冬中,万物凋零,世界一片荒凉,新的生命或许需要数千年,才能从旧的遗骸上诞生。” “但女娲,万灵之母,她从天宇降临,她的光辉让草木迅速生长,她的仁慈让水体变得温暖。” “她创造了十万神兽,令它们掌管天空的星辰运转,日月更替,令它们制定四时节气,以分年月。” “她创造了百万母族,将它们按弱rou强食、自然更替、适者生存的规律分配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各掌一方土地职能。” “她还创造了千万幼苗,把它们均匀的洒向海洋,这些形态各异的小家伙将按形态和能力监管这星球十之有七的海疆。” “看着这些生灵开始按照自然地条理繁衍生息,看着星球上其它的新生命也渐渐复苏,聆听着这星球的欢呼雀跃,女娲欣慰回到了自己的宫殿中,她认为她的使命已经完成了,于是便在宫殿中陷入了漫长的沉睡。” “在沉睡前,她又创造出一只雄鹿,让它看护自己的宫殿,创造出一条游蛇,令它监视天外之物,以确保自己的睡眠不会被打扰,而这星球的成长也不会。” “当万物之母沉睡后,万灵果然按照这种残酷而和谐,纷乱而稳定的新秩序开始了自己的发展。” “在陆地上,强壮的狮虎占据了陆地的猎食之王宝座,狡猾的狼群和鬣狗为了和它们争抢粮食,渐渐开始抱团取暖,敏捷的羚羊骏马依靠非凡的速度和爆发力躲避着猎食者的攻击,并占据着大多数良好肥美的草地,而适应力极强的野兔则凭借着过人的繁殖能力和不拘泥食物品质的优势在广袤的平原上繁衍生息。” “在海洋中,鲲鹏庞大的身躯通过汲取最大量而最小只的幼虾维持运动,嗜血的鲨鱼横行霸道,却总是被更强大的虎鱼击退,其它的诸多鱼类以小虾为食,而它们则会时常被鲨鱼和虎鱼当成开胃小菜,最小而不起眼的虾米依靠着海洋植物和水中的活力获得运动与繁殖能力。” “天空是鸟类和巨蝠的天下,它们栖息在山林之间,互相啄食,被淘汰的那些弱者也能在地面上的更弱者中寻找慰藉。” “一切都是那么的和谐而有序,万物在竞争中消亡,在竞争中诞生,在竞争中进步。” “直到有一天,一些聪明的族群领袖突然产生了一个疑问。” “它们想:‘为什么狮子永远都只能是狮子?为什么老虎永远都只能是老虎?为什么我们只能这样一代代的,拘泥于自己现有的形态来生活呢?’” “于是强壮的狮子开始尝试让自己拥有猎豹的爆发力,冷血的蛇试图长出锋利的爪子,庞大的鲲鹏想让自己变得灵活,而翱翔天际的飞鸟则希望能在云层之上长久生存。” “这场变化是潜移默化的,又是剧烈迅猛的。” “最初时还好,虽然这些种族都依照自己的想法做出了改变,但它们与之前的差别并不是很大,只是那些原本还能够在食物链上层生物的领地内生活的下层生物,开始逐渐失去了面对天敌时的反抗能力。” “原因是很简单的,假设在进化之前,狮子和兔子的能力差别是10对1,差别是9。但进化后,狮子和兔子的能力都变成了之前的两倍,变成了20对2,差别就变成了18。” “如果说当差别只有9的时候,兔子还有可能能从狮子爪下逃走,那么当差别达到18的时候,狮子扑兔就可以说是一扑一个准了。” “于是尝到了甜头的,那些原本就比较强势的生物开始不满足于它们只是‘狮子‘时占据的地盘,它们开始了扩张,而扩张则必定会产生更加剧烈的冲突。” “在这一场场紧张的冲突中,食物链下层的生物首先死绝了,而那些食物链上层的强者则吸收了那些下层生物的优点,开始展开一场场强强对决。” “最后,就如故事的开头那样,强大而残暴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统治了母大陆的东西南北,被女娲创造出来的雄鹿为了与这些凶残的敌人抗衡,依靠着女娲的遗泽进化成了相对仁慈的麒麟,在保护女娲宫殿的同时,尽量维护母大陆上生物种类的数量。” “而那飞蛇,则进化成了无情的腾蛇,虽然依旧维护着这颗星球的安宁,却也禁绝了天空的广大领域。” “海洋毫无疑问的被强大无匹的鲲鹏所统治,除了那些隐藏在深沟的,弱小而原始的小鱼小虾外,其余的种族全部都被这个现在已经长出了三圈尖牙和满身骨刺的庞然大物给杀绝了。” “女娲伤心的哭泣了起来,她深知,正是自己的疏忽导致了这种可怕的灾难发生,她不应该让这些生物能够如此轻易的掌握其它物种的力量。” “但一切都已为时已晚了,麒麟和腾蛇吞噬了她太多力量,除了自己脚下的星球外,已经没有什么能阻止它们了。” “终于,在无可奈何之下,女娲裂开大地,让携带着无尽严寒的玄武全部坠入炎热的地心,大地和天空迅速随着地心的冷却被冰封,就算是强横的大地之王和天空之主也没能逃脱寒冰的魔爪,这个星球再一次回到了冰川遍布的封冻中,等待娲皇的再一次唤醒。” …… …… 这故事其实不长,即使红美铃放慢了语速,也只讲了十多分钟就讲完了。 至于说在幻想乡的那不知道多少年前,是不是真的存在着所谓的这样一个可怕的万物皆有灵的蛮荒纪,那就不得而知了,至少在一万多年前,华夏文明和天朝上国的前身,那个以母文明为根基,统治着整个母大陆(亚欧大陆)的母国确实流传着这样的一个神话。 她还清楚,当时这个本来不温不火的神话之所以会突然流传广泛,是有着两个重要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当时的各界学者专家都得出了一致的结论,那就是,有一场十分可怕的大冰河纪即将降临,以当时的人类文明整体技术水平,还很难说能不能挺过去,而这个神话是当时所有母文明神话中唯一提到冰河纪的神话,所以引起了很多人的重视。 第二个原因就有些恐怖了,这个很久以前的神话被各路专家钻研解读后,其中的各种意象居然高度吻合了当时的社会现状。 在一万多年前,那个机器工业高度发达的社会里,人类社会已经被分割成了两派,一派是掌握知识较少,而且可以被机器取代的大量普通群众,另一派则是掌握着机器无可取代的先进科学知识和创造力等主要社会资源的少数上层群众。 这两派一方希望维持自己基本的生存繁衍权,报团取暖度过冰河难关,另一方则不愿意为那些实质上除了消耗资源之外连他们那条命都一点用处没有的“米虫”再提供任何资源了,他们想要把所有的资源都用来保护人类文明的精华。 本来这两派的矛盾在大家都是人类这个大前提下,在仁慈的女娲母国文化的熏陶下长大的那些精英们都还是乐意想办法把这些普通人一直养着为社会提供更多精英来源的,这样还能为接下来技术突破后即将到来的群星时代留下更多的人口。 但是天不遂人意,还没等到关键的核聚变技术突破,大冰河就要来了,在生存压力的逼迫下,两派的矛盾就迅速的激化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