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脉承腔_第八十一章 名震京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一章 名震京城 (第2/2页)

化剧场,是艺术团的后勤人员,这位是华阴老腔代表性传承人张德林,这位是……”一旁的工作人员给大家一个接着一个介绍道。

    有些演员在台上出现的时间很短,但是仍旧给观众介绍了一遍。

    这场话剧演出,每一个演员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没有谁是不重要的。

    望着台下欢腾的样子,听着耳边杂乱的声音,刘兴武心中感慨万千。

    这是他第一次以导演的身份登上舞台,而且是一个大舞台。

    当年在大学里面小小的少年已经成长了起来,如今有资格和行业内的翘楚站在了一起。

    不知不觉,刘兴武的眼角流下了一滴眼泪,他赶紧伸手擦掉,装作什么事都没有发生。

    现在这么多新闻媒体在拍照,要是被拍到了就不好了。

    扭头一看,张禾的脸上已经出现了两道泪痕,完全不在乎形象。

    刘兴武瞬间笑了出来,他从兜里拿出一个手帕递了过去。

    “你小子把你脸上的擦了行不行,别给我们华阴丢人。”刘兴武嘲笑道。

    “嘿,你还好意思说我?”张禾不服气了。

    他笑着将手帕接过来,擦掉了脸上的泪痕。

    喜极而泣,正是如此。

    张德林他们穿着一身朴素的装扮,站在舞台上。

    老人们年纪大了,不会轻易的流泪,但是此情此景仍然让每一个人都激动无比。

    “德海,你看到了吗?”张德林在心里默默道。

    演员和工作人员集体登台谢幕,话剧表演彻底结束。

    不过还没完,话剧演出不光是这一场,还有很多场。

    然而这一场,彻底轰动了整个京城!

    第二天,无数的新闻媒体争相报道,华阴老腔的名字出现在了全国最大的几个新闻媒体平台上。

    一瞬间,北京城全都知道了老腔的存在。

    待到下一场演出,观众席依旧火爆。

    整个北京城的人都知道了,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有华阴老腔!

    一场接着一场的演出,老腔艺人的名字彻底传了出去。

    中间抽着空挡,张禾和刘兴武带着老艺人们一起去了一趟天.安门。

    大清早,天还没亮就起床,乘车赶往天.安门。

    晨光微醺,天色暗沉,东方一片鱼肚白。

    远处的桥上,解放军仪仗部队迈着整齐的步伐,带着全世界唯有中国军人才有的气质,迈步走到了升旗台。

    随着国歌的声音响起,升旗仪式开始。

    不需要任何人提醒,所有来这里观看升旗仪式的人全都行注目礼,这是烙印在每一个中华儿女心中的习惯。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rou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前进!前进!进!”

    国旗飘扬,飞舞在顶端,鲜红的颜色烙印在每一个人的眼中。

    几个老人眼角流下了泪水。

    他们经历过苦难的年代,知道今日的幸福来之不易,若是没有新中国,老腔说不定早就在战火中消失,苦难使得大家珍惜现在。

    老腔不能断,华夏文明也不能断。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看完升旗仪式,张禾和老人们在天.安门继续转了转,随后去纪念堂,故宫,什刹海风景区游玩一趟。

    北京一天是转不完的,但是大家时间充裕,抽空就出来玩。

    天坛,颐和园,清华北大,八达岭长城……

    大家一个不漏的将著名的景点全都游玩了一圈。

    两个月的时间,话剧演出正式宣告一个段落。

    老腔艺人们也终于闲了下来,大家都牵挂着家里的农田,打算直接回华阴,但是不是说走就能走的。

    住宿的酒店门口,一群记者直接堵住了出口,摄像机严阵以待。

    刚从里面走出来的刘兴武瞬间就被人围住了。

    “刘导演,你好,我是中央电视台的记者!”

    “刘导演,我是北京电视台的记者!”

    ……

    一个接着一个冒出来,闪光灯照的人眼花缭乱。

    “等会等会。”刘兴武赶紧道。

    几个老腔艺人们这时也从楼下走过来,但是全都被围住了。

    这下一个都别想走了。

    想走,先过了采访这关再说。

    “家里地还没收拾呢,要不等我们先回去你们再采访?”张德林试探的问到。

    但是记者可不会给他这个机会。

    华阴老腔火遍京城,这时候不采访等着别人采访吗?

    采访得一个一个来,行程也要改变了。

    刘兴武只能去把火车票退掉,接受新闻媒体的采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