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八章 排练 (第1/2页)
“如果只是将老腔当做一种音乐穿插在话剧之中,那我们完全没有将老腔的最大作用发挥出来,我觉得可以将老腔作为故事的辅助,加入话剧之中,用唱词的那种苍凉之感,史诗之感让故事的展现更加出色。” 陈亿夏闻言陷入了思考之中。 见到华阴老腔第一眼就是被惊艳到了,如何使用却是一个问题,要是弄不好的话对不起这门曲艺。 “陈导演,我也觉得这样做更好一点。”有几个人也提议道。 陈亿夏脸上露出思索之色,随后道:“借老腔来辅助故事的叙述,可以。” 决定了方法,几个人再度商议了一下具体的情况。 “刘主任,我们这次来没有带剧本,等我到北京之后把剧本给你寄过来你看一看。”陈亿夏缓缓道。 “好,谢谢陈导演。”刘兴武说到。 送走了话剧组的人,老腔艺人们回到了虎沟村。 过了几天,陈亿夏将话剧剧本寄到了老腔保护中心。 刘兴武郑重地把剧本捧在手心,生怕弄坏了。 回到办公室,打开剧本一看。 陈亿夏在剧本里面画出了十一个点,要求刘兴武在每一个节点上安排一段老腔的演出,要求只有六个字“苍凉、苍桑、苍茫”。 “怎么样?”张禾在一旁问到。 这种编排的事情他不在行,刘兴武是专业的。 “不难,很多地方我们可以用现成的剧目放上去。”刘兴武笑道。 能参与这样一场大事,就算是有天大的困难也要克服。 “那就好,这次要是成功的话,老腔可就真的走出去了。”张禾笑道。 连着好几天,刘兴武废寝忘食,一门心思的扑在了节目的编排上。 这天,邮局送信的来到了老腔保护中心。 “刘兴武,有你的信。”邮递员喊到。 刘兴武头发凌乱,正在本子上写写画画。 “刘主任。”吴小倩叫了一声。 没有反应。 吴小倩也不叫了,直接出去替刘兴武把信收了。 一看信上写的寄件人,居然是“陕西省作家协会”。 “这?”吴小倩神色惊讶,赶紧拿着信跑进了办公室。 “刘主任,你的信,是陕西省作家协会寄来的。”吴小倩喊到。 这个时候,刘兴武才抬起头,一脸疑惑。 陕作协给他寄信干什么? “刘主任,你快看看吧。”吴小倩将信递出去,一脸的好奇。 林雄也凑过来,两个人的眼神都盯着信件。 “看你们俩着急的,我都不急,你们急啥。”刘兴武笑道。 “我们也不认识作协的人啊,你说他们给我们寄信干嘛。”吴小倩笑嘻嘻道。 “看看就知道了。” 刘兴武将信封撕开,从里面取出了折叠整齐的信纸。 打开一看,信纸上面的字迹是用钢笔书写的,刚劲有力,有着大家风范。 “刘主任,你好,我是话剧原著的作者……” 看完第一句,刘兴武的神色已经变得震惊无比。 居然是话剧原著的作者寄来的信。 陈亿夏导演的话剧的确是陕西一位鼎鼎有名的作家写的,改编工作是陈亿夏负责的。 本来刘兴武跟这位作家是没有什么交集的,没想到对方竟然亲自寄信过来。 “听闻华阴老腔将参演话剧演出,倍感欣慰,虽为关中人,在之前却未曾听过老腔,实属遗憾,后观看录像,要是当初能将老腔加入原著当中定然完美,如今话剧即将排练,为弥补遗憾,特为老腔作词一首。” 信很长,全都是作家的肺腑之言。 刘兴武一字不落的将信件读完,信件的末尾附上了一首唱词。 “好啊!好啊!正愁有一个地方不知道该选用哪首曲子,真是雪中送炭啊!”刘兴武惊喜道。 大作家就是大作家,写出的歌词很有水准。 只是看上一眼,刘兴武就知道这首曲子一旦演出来肯定可以火! 别人写信,不能不回信。 刘兴武当即执笔,开始写信,感谢是必须的,还邀请来华阴看演出。 写完信,刘兴武赶紧让林雄把信寄出去。 写的唱词虽然字数不多,但是是一片心意,而且很符合老腔的曲调。 刘兴武当即开始谱曲,叫来老腔艺人们开始排练演出。 等到全部确定之后,众人启程,前往北京。 演出的地点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之中。 抵达北京,剧院的工作人员就在火车站等候,见到老腔艺人们走出车站,立刻上前问候。 第二次来到北京,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些感慨,上次来还是收到中央音乐学院的邀请,这次来依旧是收到邀请,还是陈亿夏导演的邀请。 往常不敢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