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七章 试水演出 (第1/2页)
剧场演出有两种,一种是在自己的剧场演出,一种是在别人的剧场演出。 自己开剧场,需要承担所有的费用,要自负盈亏,观众不管多少都要咬着牙坚持下去,老腔文化在华阴的剧场就是这么干的。 去别人的剧场演出那就类似于雇佣的关系,收入要两方分成,一般剧场要拿大头,想要进去演出条件也很苛刻。 张禾在西安转悠,要找的就是一些传统曲艺的剧场,让老腔加入进去。 从头打拼太困难,也没有必要,能方便就方便一点。 找了一家名叫“关中曲艺”的剧场,张禾买了票坐了进去。 大城市的票价果然比小县城要贵,一张十块钱。 不过想来也是,大城市的消费水平本身就高。 进去之后,张禾在里面扫了一圈,不是什么大剧场,算是一个中型的剧场,观众席上能坐几百个人。 舞台上面摆着一些唱秦腔用的道具,看起来像模像样。 来之前在大厅看过宣传海报,这个剧场演出的主要是秦腔,来的大都是一些退休老干部。 至于年轻人一个都没有,张禾就是里面最年轻的了。 传统曲艺光靠老年人听不管用的,老年人都走了之后岂不是就没人听了。 这是很严重的一个问题,但是大家都没有好的办法。 张禾坐下来,望着舞台上的表演。 剧场里面人不多,就一百多个人,按照一个人十块钱来说一晚上票价收入是一千多块钱,就算是每天都演,每天都有这么多人来看,一个月也就三万多块。 这些钱对一个人来说可能很多,但是对于一个剧场来讲太少了,都不够养活艺人们。 表演很快就开始了,一个穿着戏服的人迈着步子走上来,正宗的秦腔戏,有高人风范,张禾不是很懂,只能看个大概。 等到演出结束,观众离场,张禾走到了舞台前。 “你好,我是老腔文化的人,我想找一下你们的老板。”张禾叫住一个后台的工作人员道。 老腔,听说过,是非遗之一。 想找老板,不知道有什么事,工作人员不敢乱说,让张禾等一下,跑到后面叫来的老板。 剧场的老板居然不是男人,是个女人,三四十岁的样子,保养的还不错,身上颇有一股气场。 实在难以想象,这个剧场的老板是个女人。 “自我介绍一下,我是‘关中曲艺’的老板,我叫朱兰。”女人伸出手笑道,举止大方得体。 “你好,我是老腔文化的老板,我叫张禾。”张禾伸出手。 “这里不方便,跟我到后面说吧。”朱兰伸出手道。 能开一个剧场,管理这么多人,朱兰也很有能力。 张禾跟着走进去,到了一个类似于会客室的地方。 “这个剧场是我们这一脉开的,我是最后一个传人,现在我们这一脉已经没有人学了。”朱兰笑道。 居然是艺人自己开的剧场,张禾肃然起敬。 一边唱戏一边管理剧场,是真的累人,朱兰能做到这些真的很不错。 “虽然已经入选了非遗,但是对于传播没有多大的用处,即便大家都知道了这些都没有用,不喜欢听还是不喜欢听。”朱兰叹息道。 “这个我知道,我在华阴有一个小剧场,生意还不如你。”张禾苦笑道。 做这一行都苦,没有舒服的。 “张先生来是想干什么?”朱兰好奇道。 “我想和你合作,让我们老腔能在你的剧场里面演出。”张禾直接道。 朱兰笑了笑,道:“你们华阴还不够吗,还想来西安。” 语气变得有些尖锐起来。 “非遗要一起发展,朱老板,如果能让我们老腔在你的剧场里表演,既可以吸引喜欢老腔的观众,也可以吸引喜欢秦腔的观众,一举两得,利大于弊。”张禾缓缓道。 “那你有没有想到,如果表演了老腔,让个喜欢秦腔的观众感到厌烦怎么办,表演了秦腔,喜欢老腔的观众也会厌烦。”朱兰沉声道。 张禾面色一滞。 “这个情况会有,但肯定很少。”张禾继续道。 “那还是会有的。” 朱兰话锋一转:“张先生,你是老腔的代表人,掌握的是正宗的老腔,全国只有你有,我们这里庙小,容不下你这尊大佛,您还是另请高明吧。” 秦腔也分传承,老腔暂时还没有,究其原因,是会老腔的人太少了,根本分不出来。 唱腔、板眼等等,大家都在一个村子里,学的东西都是一样的,唱的东西也都是一个,没有区别,张禾手里还真是掌握着最正宗的老腔。 但是其他的大曲艺就不一样了,分了派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