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二章 老腔社团 (第1/2页)
“老腔传到我这一代也不知道过了多少年了,我有印象的都有十几代人了,再往上还有,以前我们虎沟村是军事粮仓的地方,我们祖上都是船工或者军人,所以我们的剧目里面军事题材的最多。”长大了您侃侃而谈。 对这些东西他可谓是信手拈来,心里存了不知道多少的故事,好不容易有人听,肯定要好好讲一下。 周围有几个学校广播电视台的学生,手里拿着相机拍照,有人专门做记录。 大学里面都有广播台,平日里播放一些新闻时讯,播报一些校园里的新闻,老腔这等大事必然不能错过。 张禾和刘兴武站在一旁,两个人和马博文有一搭没一搭聊着天。 今天的主角是老艺人们,不是他们。 张禾他们一开始就对自己的定位很准确,他们是老腔艺人的保姆,是助理,给老腔的发展创造环境,给老腔艺人的生活创造有利条件。 “爷爷,可以给我讲一下你们手里的乐器吗?”郑文忠询问道。 老腔的乐器主要是月琴,加上其他的乐器,刘兴武给其中增加了几个乐器,使得老腔的音乐也有高有低。 学生们对乐器最是好奇,特别是张德云手里的那条凳子。 “我手里这个是月琴,是八角的,市面上买不到,都是我们找木工做的。”张德林将手里的月琴拿起来介绍道。 “我们可以看看吗?”郑文忠跃跃欲试。 “拿去吧。”张德林直接递了过去。 伸出双手,恭恭敬敬的将月琴拿在手里,郑文忠仔细的端详了一会,随后正襟危坐,自己弹了几下。 清脆的声音响起,郑文忠的脸上露出喜色。 “会长,我也想看看。”周围其他几个学生说到。 郑文忠看向张德林,毕竟乐器是老艺人的,不是他的,他做不了主。 “拿去看吧,你们随便看。”张德林摆了摆手笑道。 这还是头一次有年轻人围在他身边问来问去,一个月琴而已,能让年轻人喜欢上老腔,就是送他们一把也可以。 几个大学生好像拿到了心爱的玩具一样,把玩着月琴。 大部分是音乐协会的学生,有着一点音乐的底子,还有一些不懂的学生,但也很想了解。 有个学生拿着月琴,还能弹出一些简单的曲子,之前根本没有练过,可见这些人的基础都很不错。 “爷爷,你手里的是什么?”郑文忠继续问到。 张德禄把手里的东西亮出来,笑道:“这个是梆子,这个是钟铃,也是我们自己做的。” 张德禄是后槽,掌握的乐器就是这两样,平日演出的时候坐在地上,在前面,大家都能注意到。 “两个手一起cao作,有点难啊。”郑文忠试了一下,但是很不熟练。 “你这些娃娃们,这要练才能行,你都没练过肯定不行。”张德禄笑道。 教室里面,大家都笑了起来。 郑文忠是学生们的带头人,他询问着每一个老艺人手里的乐器,还询问了使用方法,一个个全都试了一下。 等到最后,还剩下张德云的乐器没有试过。 “爷爷,我能不能砸一下?”郑文忠试探道。 “行嘛,你来,我教你。”张德云站起身,将屁股下面的条凳露出来。 看到这一幕,学生们的目光全都集中过来。 郑文忠更是站了起来,将手上的笔记本也放在了椅子上。 张德云右手拿着枣木块,左手抓着条凳的一边,将条凳抬起来,倾斜于地面。 他猛然挥手,将枣木块砸了下去。 “嘭!” 一声脆响响起来,张德云身子一摆,摆出了一个姿势,右手高举着枣木块。 “小伙子,来,试一下!”张德云笑道。 郑文忠赶紧接过枣木块,站在了张德云的位置上。 “会长,你可别给我们丢人啊!” “千万不要砸到自己的手了!” 几个好事的学生喊到。 郑文忠笑道:“把心放肚子吧,要砸也是你们砸到手,我不会的!” 他将条凳抓起来,模仿着张德云的样子。 “嗨!”郑文忠嘴里喊到。 他猛然一把将枣木块砸下去。 “嘭!” 刚砸下去,郑文忠的脸色变得五颜六色起来,赶紧撒开了手,捂着右手呲牙咧嘴。 响是响了,把手给震麻了。 众人全都笑了起来。 “砸这个不是随便砸的,像你们这样用蛮力去砸,砸不了几下手就麻了,要讲究技巧,还有多锻炼身体,要不然没力气。”张德云在一旁解释道。 他拿过木块和条凳再给大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