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二零五 谁家女儿似娇娥 (第1/2页)
…… 同一时间,永安军督府后院之内…… 一座亭阁内的漆木桌案上,檀香缭绕弥漫,文房四宝俱全,充满一股nongnong的书香气息。 侧案之上,一名身穿洁净儒服,三十多岁的教书先生单手扶腮闭目养神,桌上几本书放的整整齐齐。 这个人名为周逢,是最早跟随刘策的一批流民,现如今担任军督府新设教化司司长,主管刘策治下各学府的授学,也算是熬出头了。 主案边上,一袭淡蓝裾服靓影端坐与前,只见一条玉臂轻抬,握起砚台边一毛笔,在磨好的砚台上轻蘸墨汁,姿态优雅的送到桌案上的宣纸上。 在落笔的时候,靓丽的身姿微微一怔,涂抹淡香胭脂的朱唇微微轻启,露出内中贝齿如玉,却轻咬着下唇。 耳垂边悬挂的珍珠耳链轻微晃动,一双俏丽的月牙眉目紧锁,细腻的鼻尖因为均匀的呼吸细不可察的来回伸张,一头乌黑靓丽的秀发和发誓上的玉簪,将她那精致的五官衬托的淋漓尽致,宛如娇娥似水。 “小姐,早市就要开始了……” 就在靓颖即将落笔之际,亭阁之外忽然传来一声轻呼,只见一名十八九岁同样靓丽的女子一脸焦急地盼望着府厅之内。 那女子名唤夏妙音,刘策的结义meimei,是刘策去年从胡奴手中拯救回来的女子,现如今也住在军督府之内一起生活。 “嗯……” 亭阁之内的少女闻听呼唤,轻轻应了一声,随后落笔如神,只见他持笔的玉手宛若游龙飞舞,凤鸣九天,快的令人目不暇接、啧啧称奇。 不一会儿功夫,少女手中的笔停了下来,尔后轻轻放回砚台边的笔架上,冲周逢发出一阵悦耳的声音:“周先生,写完了……” “这么快?” 周逢闻言猛地惊醒过来,连忙起身来到主案边,对少女拱手行了一礼:“宋姑娘……” 这位身着裾服少女便是这座军督府后宅内掌管所有财政的女主人,宋嫣然。 宋嫣然冲周逢微微一笑,将写好的东西递给他,随后“呼”的起身向亭阁外的夏妙音一路小跑而去。 周逢也没理会宋嫣然,径直向她写好的宣纸上望去,不想这一望之下,差点晕了过去,连忙冲宋嫣然喊道:“宋姑娘,你,你这写的什么啊……” 宋嫣然闻言回头笑着说道:“草书啊,怎么样,周先生满意吧?满意的话你拿回去慢慢欣赏,我有事先离开了……” 周逢闻言一愣,连忙喊道:“草书?等等,宋姑娘,草书不是这么写的,你这是鬼画符啊……” “有啥不一样的?”宋嫣然辩解道,“你们写的那些不也没几个人看的懂么?反正你看不懂就对了,好了,周先生我很忙,先走了,大清早多谢你教我读书写字,想必你也累了,早点回去陪家人吧……” 说完,宋嫣然蹦蹦跳跳的来到亭阁外,拉着夏妙音的手说道:“钱都带来么?听说最近来了好多胡商,还开了很多铺子,走一起去瞧瞧……” “嗯……” 夏妙音也是一脸兴奋,应了一声,二人就一起向军督府后门跑去。 “唉……” 周逢望着宋嫣然和夏妙音二女离去的身影,再看看手中宣纸上所书写的字,摇摇头无奈地叹了口气。 “宋姑娘聪明伶俐,就是不肯好好读书写字,罢了,军督大人说过,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天性,还是不要试图强迫去改变,这样也好……” …… 宋嫣然和夏妙音一路来到永安城的北市街道,但见人群熙熙攘攘,毫不热闹。 永安城在军督大人不计成本的投入,经过两年多的修葺和发展,终于有了一座大城该有的气势。 土水泥修造的街道宽敞整洁,战后兴起的商铺如雨后春笋蓬勃而出,如今的北市可谓是整个冀州最为繁华的商业街,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而且报纸所登,自十月开始。 “宋姑娘,早……” 进入北市后,一队队巡逻的保安司一见到宋嫣然就对她恭敬地打了一个招呼。 “宋姑娘,来来来,新做的馄饨,要不要带点回去啊……” “宋姑娘,我店里新进了一批布缎,我给你打个一折怎么样?” “宋姑娘,来看看这簪子,您随便来咱店里挑一样,这支簪子就送你了……” 进入北市,一路上遇到的商家都认识宋嫣然,不由和她亲切的打起招呼,可见宋嫣然在城内的人缘是极其的好。 宋嫣然笑着和他们一一回礼后,拉着夏妙音来到了一家新开的的煎包店,只见煎包店前排起了长长的人龙,各人万分焦急的等待着煎包出锅。 “滋滋~” 一声油爆声响顿起,瞬间白烟笼罩,一个身穿短衫的汉子双手用抹布端着一口平锅来到候客柜子前,只见平锅内中的煎包焦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