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四百九十、最后一场阵地战 (第1/2页)
激烈枪声终于把李志明『逼』出指挥所。李志明站在指挥所外,看着前面跑回来的自己人和后面追赶的中国军队十分惊异,大声质问身边的人,“到底是,是怎么回事?” 一名越军军官回答说,“有一股北寇,朝我们冲过来了。” “彭少辉呢!他不是去了吗?”李志明大声地问。 那名军官说道,“听说,他阵亡了。” “笨蛋。”李志明骂了一句,“来人,跟我上。”说着,提枪迎着溃兵跑去。 那名军官上前一把抓住李志明,“团长,你不能去,那里危险。” “危险也得上,不能让北寇得逞。”李志明想要挣脱这名军官之手。 军官一边抓着李志明,一边对士兵们说,“来人,掩护团长撤退。” 几名越军上前,拥着李志明向另一个方向走去。 李志明高喊,“放开我,放开我。” 这几名越军不听,硬拉着李志明消失在丛林中。 那名越军军官看着李志明走远,脱掉上衣,拿过一支*对身边的越军喊,“同志们,一定要阻住北寇。” 说完,这名军官跳进堑壕,向前跑去。 这时,被陶川追过来的越军也已经跳入堑壕,两股力量合在一起。 军官抓住一名溃兵,大声斥责,“再跑,老子枪毙你!” 看到越军军官挥舞着*,溃败过来的越军不再逃跑,而是迅速地趴在这名军官身边,准备阻击陶川他们。 陶川尾随着越军接近堑壕,突然发现阵地上的越军静止下来,陶川意识到情况不妙,立即呼喊身后的战士们,“注意隐蔽。” 话音刚落,越军阵地上枪声大起,一排排子弹朝这里飞过来。如果陶川再晚上半秒钟卧倒,冲在前面的他非得被打成筛子眼不可。即使这样,还是有两名动作稍慢的战士被打倒。 一时间,越军占据主动。中国军队被压制到地上。 陶川爬行到一处稍稍能隐住身体的土坎后,抬眼向前观察。 目前,他们处在一片开阔地上,地形条件对他们非常不利。好在越军只是开枪,还没有向他们打炮,否则,这些人瞬间便会暴『露』在弹片横飞的火光中。 陶川感觉到此地不能久留,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拿下眼前阵地。于是,他向身后摇摇手。 一名战士向他爬过来。 “还有*吗?” “有一颗” “打出去。” 那名战士把*投向越军和我军之间。 目前情况看,如果我军与敌军对『射』吃亏的肯定是我们。因为敌人有掩体,我们没有。敌人据高临下,态势明显优越。向上投弹距离过远,对敌不能形成有效杀伤,只有再向前冲上那么十几米,在不足三十米的距离上才可以对敌人形成威胁。正是出于这样考虑,陶川准备先用*『迷』『惑』敌人, 很快,开阔地上浓烟滚滚,双方都看不清目标。 坡上越军急了,他们意识到中国军人肯定会在这种情形下有所做为。于是,这名军官狂喊着让手下人扫『射』,以此来缓解危情。 既然看不见,其『射』击的子弹准确率自然就差的远了。 陶川见时机已到,命令战士们向上攻击。不过,他们这时的攻击不是站起来向上猛跑,而是人人用低姿态匍匐的方式,快速朝着越军阵地『摸』爬。 在硝烟没有散尽之时,我军战士们真的爬行前进了十多米。 越军的这一阵猛『射』,自然是消耗不少弹『药』,这样一来,越军总要换*,重新装子弹上膛。 就在越军阵地上枪声渐稀时,陶川突然高喊,“投弹。” 战士们早就把打开盖子的*准备好,听到陶川这一声喊,便把一颗颗*朝敌人堑壕扔去。 有的越军刚换上*准备寻找目标开枪时,突然发现从半空中飞下黑糊糊一片认不出的东西。这时,他还弄不清这些是什么,但不管是什么,他明白,如果被这些东西砸到,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这个越军惊叫,不光是他惊叫,还有其他越军也在喊,“快看,快看,那些是什么” 不等这几个越军喊完,从天上掉下来的这些东西哗哗啦啦地进了堑壕。等他们看清此物后,已经为时过晚。 一颗颗冒烟的手榴在脚下滚动。 堑壕内的越军顿时便『乱』成一团,惊叫着想要散开。 可是,手榴爆炸时间已到。顷刻间,堑壕内炸声连连。一具具尸体被炸上天。 堑壕内叫声一片。 这还不算完,陶川等人投完*后,一个个从地上跃起,端着*冲入地阵。 他们一上来,只要看见能动的,能站起来,还活着的越军就是一阵猛扫。 战士们都知道,现在他们不需要俘虏,也不需要还能喘气的越军。因为在这上面,我们吃够了亏。只要你给他留口气,他活着还能动,他就会在你过去时,从背后朝你开枪。你跟他们讲了人『性』道德,他们可不懂什么叫失败。只要有一口气在,总要让我们遭受更大的损失。 战斗打到这个份上,战士们人人杀红了眼,所以,没人想再给敌人留下什么活口。 因此上,一路杀过来,这条堑壕内几乎没有一个活着的越军。直到陶川他们攻到李志明的指挥所,也没见到一个活的。 李志明的指挥所就这样被陶川拿下,眼前的越军被冲的七零八落,从眼前看,战场优势明显有利于陶川。 但陶川知道,这只是短暂的,因为越军有比他们多的多的部队,只是没部署在这个地方。一旦让敌人缓解过来,更大的危险必然在后面。 现在李志明跑了,不是溃不成军,只是在避陶川的锋芒,避开这支突如其来的中国部队。 “正所谓留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陶川何偿不明白这个道理,暂时的胜利并没有冲昏他的头脑,他需要的是与吴江龙尽快会师,然后杀出一条血路回国。 既然敌人指挥所被攻下,那就不能让敌人在短时间有指挥功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