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二百0三、血染的主峰 (第2/3页)
来的敢死队。 “同志们,向老山主峰冲啊!”李森挥起一支*高喊。 李森一喊完,负责攻坚、掩护任务的八二无后座力炮、四0火箭筒、火焰喷火器,以及几挺轻重机枪一齐向敌人阵地开火。 在这些武器进行攻击的同时,李森不等了,随着一声令下,他和佟志远一左一右地冲在了部队最前面。 刚刚在山顶下修筑起工事的敌人,发现中国军人突然发起冲锋,一下子就慌了。还没等他们向中国军人还击,阵地上的所有武器几乎全都被中国军人的火器给封堵住。 到现在,这些敌人只有躲避的可能,根本没有还手的机会。几个不怕死的越军楞是从弹雨中抬起头了,硬是要伸过手去,想抓枪进行反抗。可是,中国军人们哪给他这个机会。 这时,冲在最前面的李森平端着冲峰枪稍稍一偏枪口,顿时便从身体上『射』出一梭子子弹,立时便将这几个想反抗的敌人干掉。 冲上来的几十名中国军人呼喊着,『射』击着,『潮』水一样向前涌。 在他们身前,是平泼出去的弹雨。成排的子弹在敌人阵地上横扫。 经过炮弹和火箭筒、喷火器洗礼过的敌人阵地,本来反抗的意志就很弱了,再经过冲上来人群的一阵扫『射』,活着的敌人没有几个了。怕死的都横卧在沟内、土坎下吓得连头都不敢抬。等他们稍觉压力减轻,想要伸出脑袋时,没成想,七连的战士们已经冲到了眼前。 一个敌人发现中国军人冲到眼前,感觉到末日到了,于是便抓起一颗*,想要朝着人群扔过去,或者说,是想与冲过来的中国军人同归于尽。 跑过来的佟志远说时迟,那时快。把枪一抬,朝着这个敌人就是一个点『射』。 『射』出枪膛的子弹纷纷命中敌人头部。只见这个敌人连哼都没哼,就连带着那颗*一齐倒在沟内。 先是被开了保险的*掉到地上,然后是这个越军的尸体,似乎是有意识般地扑上去一样,将*压在身下。 一声闷想之后,这名越军的尸体被炸碎了,带着血的骨rou飞的到处都是。 由于*在爆炸后,几乎将所有的弹片都嵌进了越军残体内。因此,它们再次飞起来时,没有了杀伤力。只能是带着沉重的负荷落在了近处。对于冲过来的中国军人,几乎没什么威胁。 反过来想一想。如果佟志远不及时出手,出手后又不能直接命中敌人脑袋,来了个爆头的话。凭着敌人在临死前的最后意识,他手里的*,在如此近的距离上爆炸,肯定会对成群冲过来的中国军人造成一定危害。按最小数量计算,伤亡人数也得四五个。 战场已处于一片混『乱』状态。混『乱』,并不是有敌人做抵抗撕杀,而是被打死的敌人丢的到处都是。而且投降的敌人也不少。战士们全都峰拥向前,这些敌人没人管了。 别说是倒在地上的敌人是死是活没人去检查,就是那些跪着的,举手投降了的敌人也没有人管。战士们哪还顾得上这些。他们只由着这敌人举着手,胆战心惊地看着自己从眼前跳跃而去。不要命地向前冲。那种豪气,那种奋不顾身的精神,还真让这几个越军领略到了他们一直看不上眼的中国娃娃兵的风范。也领悟到了他们先人曾经说过的至理名言: “永远不要与中国人为敌,永远不要与中国军人开战。” 可是,当时的越南『政府』怎么就不听话呢!历史上,整个国家被中国军人扫平的事还少嘛! 唉!只可惜,怪他们记『性』不好,怪他们太贪,别人家的东西也敢抢。抢就抢吧!也不看看是谁。现在吃了大亏,后悔都晚了。如果他们老祖宗在天有灵的话,一定会骂他们是败家子。 这些俘虏别看没人管他们,但他们也不敢动。因为不断有中国军人在他们眼前闪过。只要他们当中的任何人稍有反抗的表示,相信下一个上来的中国军人准保会对他们开枪。 现在,七连的战士们都忙着向老山主阵地冲击,谁还有心思顾得上他们。不过,也不是没人管,稍后,收容的人员就上来了。那时,他们就会被收容到到俘虏队伍之中。 七连战士们冲过这道防线后,又蜂拥着朝老山主峰上的最后一块阵地冲去。 敌人的这块阵地,是部署在山顶上的最后一道防线。是沿山尖挖成的一道堑壕。 山尖早被敌人铲平,方圆大约有一千平米左右。上面周边四个角有敌人的四个水泥碉堡。以四个碉堡为据点,则是环绕山尖的这道堑壕。 碉堡筑的非常低矮,他的『射』孔几乎于地面保持水平。顶盖是一米多厚的水泥。如果不是重炮,如果不是炮弹直接击在顶部,这样的碉堡很难被摧毁。 这时,正对着七连方向的两个碉堡,拼命地向冲上来的战士们『射』击。从『射』孔中飞出的子弹沿着山坡线,斜着向下扫『射』。 不过,虽然碉堡里的机枪威胁很大,但如果人不迎着他去,低下头来,还是完全能避开他的致命打击。但是,躲过了碉堡,却躲不开壕沟内的敌人。这些敌人正拼命地用火力迎击上来的中国军人们。 眼见得冲上来的几名战士,瞬间便倒在敌人『射』过来的子弹下。 向上攻击的战士们个个杀红了眼,管你什么*,管你什么子弹,只要不打在身上,不把人撞下山去,那就得让我上来。 山坡越来越陡,接近山顶时,这里的地势简直快要被敌人修成了九十度角的小石壁。 一阵猛冲之后,攻上来的战士们全都蜂拥到石壁下,挤在一起,东找西找,可就是找不到上山的路。 这可就怪了,没有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