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百九十、有特工潜入 (第2/3页)
武良夫用手电向下照了照了,然后说,“下去。”武良夫没有自己下去,而是让手下人先行。 一名特工很勇敢地下了洞。随着噗通一声,能判断出他下到了洞底。 这名越军特工落入洞底后,打开手电开始在里面观察。 甩顺着光线向里一看,里面除了『潮』湿外,基本上还保持洞的原样。没什么意外发生。 他从一个小洞里一钻出来,便发现这是一间稍微宽敞些的方型的洞子。他正在向四处看着,又有几个越军随后跟了进来。 一个军官模样的越军走过来,要过他手里的手电筒,继续向前查看。 发现在方型洞口的另一侧,还有一个小洞。于是,他走过去,把头伸进洞内,向里面照了照,又缩出身子对其他人说,“向后传话,可以通行。” 随后,这些人跟着他,又钻入那条小洞。 洞子很长,很窄也很矮。不能站着,也不着猫腰,只能爬着前进。 武良夫在洞外听说洞子可以用,心里是又喜,又有些疑『惑』,暗忖,“不是被中国给毁了嘛!怎么还能用。既然能用,那就先下去看一看。” 他刚刚跳下洞来,又听前面传回话来,“前面被堵,无法穿行。” 武良夫这个气啊!几乎有一多半的人都下去了,人人都弯在地上,现在说不能通行,想掉回来,那根本不可能。除了到达中间的换气室,否则,无法回过身来。 武良夫让人传话,问问是什么情况。 一会,传话回来,说前面被炸,无法前行。武良夫一听就火了,“告诉尖兵,开路。” 既然是领导有话,哪还能讲什么条件,干吧!有人给最前边的这名军官递过一把铁锹。 军官怎么样,军官也得干活。没办法,这名军官只得趴在地上一点点地向前掏。因为在这么窄的地方,不可能有第二个人越过他来干活。只能由着第一个人挖,其他人在身后帮着做些力所能及的。 过了一会,武良夫又让人询问,“挖通了吗?” 前面又回过话来,“挖不通,土被炸散了,怎么挖,怎么落。” 武良夫一想这下可坏了,如果按这个挖法,还不得一年半载,那他还搞什么深入敌后。不行,这样不行,怎么也得重新找个办法。实在不行,就把人撤回来,从地上走。 这个时候,武良夫的身后又跳下了不少越军。 上边的人等了半天,见下边没动静,还以为里边的人都过去了。因此,一个个全都溜了下来。 有一多,把那个仅有的方型洞也挤的严严实实,塞满了满一洞子的人。 武良夫看这些人都下来了,再想返回去,还得浪费掉大块时间。于是,他只好硬着头皮想办法。这一用力,还真让他有了主意。于是,对前边的人说,“告诉一小队长,前边不行,向上挖,尽快挖出洞口来。” 最前边的人,被叫做一小队长的越军特工,名叫阮奇山。这个人不仅善战,而且土工作业也非常强。挖起洞来,简直能与田鼠搞什么竞赛。 武良夫这么一提醒,阮奇山也认为这是个好主意。随着铁锹不断向上挥击,一会的功夫,真被他捅出一个洞口来。 眼见得上面『露』下了草根,阮奇山特别小心,一点点地向上抠着,唯恐弄出什么响声来。 随着不断掏挖,洞口越来越大。等上边的杂草被人从底下掏空后,也不停地自由向下坠落。等到能伸出一个脑袋空隙出来后,阮奇山仍下铁锹,先把头伸出来,然后『露』出两眼向四下里查看。当他发现这里确实没人后,这才猛地挥锹,尽量把洞搞的大一些。 很快洞口挖通了,阮奇山第一个从下边上来,然后,又叫上跟着他的人。这些人一上来,便迅速展开,把周边仔细搜查了一遍。唯恐有我军的暗哨,或是巡逻队什么的。当他们确认这里很安全时,这才让后面的人全上来。 洞口刚好接近我方边境,又在一处芭蕉地的边缘上。这里杂草密集,又有树森遮蔽,很难被人发现。 没用多久,这一百名特工全都上到地面。 过来的这些越军上来后,从整体上,让人一眼就能看出他们的不俗之处,而且非常有战斗经验。 虽然他们对地形不熟,但个个都显的不呆滞,灵活『性』很强。这些人上来后,没有扎堆,没有交头接耳,而是每上来一个人都不停地向外扩展,不仅增加防护区域『性』,而且也增大了侦察范围。因此,随着上来的人越来越多,上亩来地的芭蕉林都被他们蹲满了,一点生响没有。就是中国巡逻兵走过来,也很难发现。 武良夫上来后,把几个小队长召集在一起,按着事先计划进行分工。 由于他们并不熟悉我军的炮兵阵地,要想找到目标,只能是瞎蒙瞎撞。按照小队人数,向四处散开,去搜寻目标。 而武良夫还有更高级别的任务。所以,他等人都走的差不多了,便开始与身边的四个人换装。一会的功夫,他们全都打扮成了当地老百姓模样。从这个装束上看,武良夫他们几个是准备深入到有人居住的地方去。 那么他们去哪呢!到小河河口村转一圈,当然没啥意思,自然会去稍大一点的地方。 炮战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