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九章 归来 (第1/1页)
糟了!刚才只顾及躲藏,却未想到叫上田永一起避难,徐承心中的愧疚感徒然而生。之前鬼卒为护卫自己挺身而出,而自己却在其落难之际不仅未能伸出援手,反而只顾退居身后。虽然保全自身只是生命受到威胁的本能反应,但事后想起来总觉得做错了什么。 内心强烈内疚感的逼迫之下,徐承终于起身走出大树的阴影,手执劲弩瞄向贼人。贼人也本能地注意到了十几步外响动,发现受到了挑衅和威胁,便舍弃了在自己刀刃下不知所措的田永,反倒朝着徐承一路跑来意图杀之而后快。 也不知是命悬一线之下激发了体内潜能还是其他原因,徐承竟然进入到了连自己也难以名状的状态中。讲不清楚究竟是害怕还是兴奋,不过心中非常明白此时此刻能救自己的只有手中这支劲弩,且只有一次扣动悬刀的机会。面对愈来愈近的贼人反而觉得要想射中变得更加容易了。 “嗖——”徐承只是觉得这个时间点跟位置实在是太完美了,在下意识状态下终于扣动了悬刀,箭如飞蝗般从矢道射出,将前方的贼人永远定格在五步之外。 贼人不可置信地看着一支疾驰而来的羽箭插入自己胸口,心有不甘地望着徐承,嘴里叽里咕噜地说了一句听不懂的话,随后轰然倒地。 徐承第一时间便来到田永旁,带其转移到了相对安全的地方。经历过刚才的生死劫,居然对射术有了深层次的领悟。信心大增之下也不再胆怯,再次将弓弦拉好装填上箭矢,专挑落单的贼人下手。 “嗖——”又是一箭射出,十几步开外一个毫无防备的贼人应声倒地。 …… 当徐承射杀至第五个贼人后,岑升见大势已去,便招呼手下喽啰撤退,整个夜袭事件才暂时告一段落。 尽管早已虚脱乏力,徐承也不敢再掉以轻心。遂命两名鬼卒在外围警戒,其余人等迅速打扫战场。 伤亡统计很快就出来了。贼人丢下了十二具尸体,其中有五具是被徐承射杀。鬼卒则阵亡八个,幸存下来的人几乎个个身上都有大小不等的伤口。 在疲惫亢奋和紧张之下徐承根本无法完全入睡,只在接近天亮之时迷迷糊糊打了个盹,之后才在极度困乏的睡意中被人硬生生叫醒,然后接着赶路。 经历过昨夜的厮杀后鬼卒虽然伤亡不小,但是幸存下来的鬼卒仿佛早就看透生死一般,并无半点悲伤,反而不断向徐承投来钦佩的目光。 徐承自然知道其中的缘由——习武者崇尚强者,而自己昨夜杀的贼人又最多。但这多多少少带有些偶然的因素,若是在关键时刻未能及时开窍,此时自己或许早已是一具冰冷的尸体。 众人赶至宕渠时已是正午。可能是阎圃早就告之负责警戒的鬼卒,总之当徐承一到达宕渠城外便远远看到阎圃出来迎接。 看到满身泥浆衣冠不整模样狼狈不堪的徐承,再看看身后人数不齐,几乎人人带伤的鬼卒,阎圃不禁眉头紧皱道:“莫非徐祭酒出师不利?” “非也!出师顺利,只是回师不利。”徐承疲惫地回答道,随后将中间所发生之事一五一十告之于阎圃。 “这点阎某就想不明白了,为什么交涉甚好,却是在归途之中派人赶尽杀绝?也不知那伍默和岑升唱的是哪一出。”阎圃不解道。 “依承之见,归途之时派人偷袭应是岑升一人临时起意所致。不过既然承已将意思传达给伍默,来或者不来那就完全取决于对方了,承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不过若其真想跟天师道合作,不出几日便有结果。” “那就好。此番随行鬼卒伤亡不小,若是上报给师君怕是会对你我不利。不如暂且缓一缓,待伍默下一步举动再作打算……”阎圃面色深沉,显然心底在开始盘算什么。 其实徐承觉得此事如实报给张修也未尝不可,没必要这样战战兢兢如临大敌,也自然清楚此时对方在顾忌些什么。 像阎圃这种一门心思不断想着往上爬的人必然是极为在意自己每一个行为在上位者眼里是否有污点,以免影响其日后的晋升机会。当然就算最后真的等到了坏的结果也有足够的时间去想着该作如何应对。 由于自身也陷入其局,而阎圃这般处理对自己而言也只有好处,并无坏处。故徐承也不点破,遂颔首称是。 之后阎圃便秘密安排随行鬼卒进入静室疗伤,隔绝了其与外界的联系;徐承也深居宅院闭门不出,不在外人面前抛头露面;而田永则不知去向。不过徐承知道其并不是唯一的知情人,所以应该只是被阎圃雪藏了,估计暂无生命危险,故也不想再加以过问。 看着阎圃熟门熟路做出各种安排,徐承不由推测出这厮平时没少做此等欺上瞒下之事。 不过在这形同禁足百无聊赖之际,徐承还是找来了新的乐子——调教蒲元。 事实上徐承出发之前便托阎圃派人将蒲元接到自家宅院居住。几日下来之后蒲元跟徐氏和李婆倒也相处得极为融洽。 徐承尚且记得第一次见到蒲元时他正在院子里头顶着春日一边看着手中的一卷竹简,一边聚精会神地用竹制小短棍摆出稀奇古怪的符号,连自己悄然走近时都未发觉。直至徐承的影子挡住了照射在竹简上的光线才抬起头来,一副稚嫩清秀的惊讶面孔便映入徐承的眼帘。 徐承好奇地将目光投向蒲元手中的竹简,轻轻地念着上面的一排排端正庄重的小字。 「今有箕田,舌广二十步,踵广五步,正从三十步,问为田几何?……」 “此简从何而来?”在外人看来徐承只是随心一问,然此时内心却是波澜起伏兴奋异常。 “此简名曰「方田」,乃是小子五岁时蒲家家主见吾对算术痴迷遂将此卷相赠。据说此算经原本有九卷,可惜战乱之时其余几卷皆不知所踪……”蒲元不由痛心疾首道。 随后蒲元像是意识到了什么,突然从地上站立起来往后退了几步,用双手轻拂身上的尘土,毕恭毕敬地向徐承行了个礼道:“小子蒲元拜见徐祭酒!多谢徐祭酒收留之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