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柱国_第三十一章 杨梅诗会(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一章 杨梅诗会(一) (第1/2页)

    与首辅秉烛长谈后,钱进应邀留宿李府。

    翌日清晨,李首辅早早的就去赴朝会去了,只留了一张字条,上面单写了一个“等”字。

    钱进心中了然。昨夜提起海禁之事,首辅只说需要一个契机。钱进思量了一下,这事若是能在朝堂之内解决,也不会等到现在了。想必首辅也希望东南沿海一带的局势出现一些变数,他才好借机在朝堂之上发挥一下。

    归根结底,朝堂里的大员们早习惯了万方来朝,对这小小倭寇自然是没放在眼里。若不流点血,又怎么能够痛醒他们?只是,上位者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却不知要死伤多少百姓。

    想到这里,钱进摇了摇头,心说自己心肠太软,或许根本就不是当政客的料。

    …………

    回到四合院,钱进听得金台明正领着李良兄妹俩晨读《千字经》,不由会心一笑。本来他还想跟金台明商量一下给李良兄妹俩启蒙的事,没想到他自个主动把这事担了。

    钱进索性立在门口听了会。

    李良以前读过一年私塾,念的还算顺溜,咬字也挺准。李香的声音奶味很重,经常把“zhi”读成“zi”,听起来倒是别有一番韵味。

    听了半刻钟,钱进忍不住笑出了声。院子里三人也朝门口望过来。

    见是钱进,李香早已按捺不住扑过来,亲热的叫着“哥哥”,眼睛则眼巴巴的望着钱进兜里。

    钱进无奈的摇摇头,从兜里掏出两串纸包好的糖葫芦,兄妹俩一人一串,笑道:“我连你宝儿jiejie都没这么宠过,真是怕了你了。”

    “钱老弟回来了。”金台明打了个招呼。

    “嗯。金兄,有劳了。”钱进抱拳说道。

    “左右无事。我看他俩都是好苗子,日后成了才便是我的开山弟子。”金台明笑道。

    “花姐呢?”钱进没见到蚕娘,总感觉院子里少了些什么。

    “到坊市买裁衣的工具去了。”金台明答道。

    “哦?花姐倒是爽利。”他前两日才提起这裁衣店的事,没想到花姐对这事这么上心,看来自己也要加紧物色个商铺了,衣服式样也要赶紧画出草图来。

    钱进正准备回屋,将院子留给金台明他们读书。

    这时,金台明从袖中掏出一封请帖递过来,说道:“廖兄派人送过来的。”

    钱进接过一看,这请帖制作精良,正面居然还烫了金,说的是三日后在城西听风小筑有一场杨梅诗会,单单请了钱进一人,末尾署名是‘雅阁居士’。钱进并没听说过什么雅阁居士,但看那帖子上的字体娟秀,想必也是位雅士。

    “廖兄人呢?”

    “来送帖子的是名下人。”

    “他现在倒是好大的架子。无妨,三日后金兄与我同去,且看看他得了功名之后是否还记得同乡之谊。”钱进是真的有些恼怒了。

    殿试之前,廖东临便是四合院的常客,他们三人喝酒吃火锅好不畅快。没想到他中了榜眼之后,架子反而大了,送个请帖都由下人跑腿。

    金台明挥了挥手,有些黯然的说道:“老弟自去便是,本来我便不喜这种场合。再说我一举人而已,怕是辱没了他。”说罢,便独自回房去了,只留了个萧瑟的背影。

    钱进知道他因廖东临的事伤了心,便不好再勉强的。

    这时,旁边一直坐着的李良懵懂问道:“哥哥,先生怎么啦?”

    “先带meimei去玩吧,今天先生只教这么多。”钱进拍了拍李良的头,说道。

    李良“哦”了一声,却并没有如往日一般欢呼雀跃,只牵了meimei的手往里屋走去,估计刚刚的谈话他多少听明白了些。

    钱进心有所想,于是叫住李良问道:“想不想吃杨梅?”

    李良并没有表现出期许的样子,显然不知杨梅是何味道。这也难怪,杨梅生在南方,北方人想吃新鲜杨梅,得快马加鞭送过来,寻常人家断然是吃不起的。

    “好吃吗?”李良奇道。

    “保准你吃了还想吃。”钱进想起那酸酸的感觉,不由浑身激灵了一下。

    …………

    快到晌午的时候,蚕娘提着一个蓝布包回来。见到钱进,生怕把这位祖宗饿着了,于是忙不迭的又去灶房准备午饭。

    钱进则帮着生火,一边往灶房里面添柴,一边盯着蚕娘,如痴如醉一般。蚕娘被盯得心里发毛,不由嘀咕道:莫非老爷的魔怔又犯了?

    用过午饭,蚕娘正要准备收拾碗筷,钱进二话没说就牵着蚕娘的手到了她的闺房。

    蚕娘见自家老爷今日大不一样,一双贼眼老盯着自己身上瞧,眼下又是孤男寡女共处一室,她的心房跳动得厉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