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38章 一字之差 (第1/1页)
军统堰津站。想-免-费-看-完-整-版-请-百-度-搜- 物证科。 姜新禹推门走了进来,一名科员赶忙站起身,说道:“姜队长,您有事啊?” 姜新禹四处看了看,说道:“你们科长呢?” “到餐厅吃饭去了,刚走。” “笔迹鉴定,看看是否为同一人所写。”姜新禹把两个信封放在桌上。 “您什么时候要结果?” “当然是越快越好。千万记住一点,信的内容要严守机密……算了,还是把你们科长叫回来,我直接跟他说。” “是!”科员不敢耽搁,快步走了出去。 姜新禹从兜里掏出一个小拇指粗细的精钢模具,模具底部有一个凸来的数字“1”,这种东西多用在金属制品,例如铸造生产日期之类的标号。 他多次来过物证科,知道凡是需要鉴定的物证,都存放在北墙的柜子里,而且因为需要经常拿出来研究,柜门一般不会上锁。 柜门内有一个文件袋,姜新禹用手摸了一下,里面是一把枪的形状,他立刻把手枪倒出来。 果然是一支勃朗宁1911,银色的枪身残破不堪,若不是因为是重要物证,早就成了报废品。 枪身上是勃朗宁的英文字母,后面是一串阿拉伯数字:42051393,字母和数字之间有不小的间隔。 姜新禹把手枪平放在地上,把模具对准枪号的位置,从怀里掏出一把小铁锤,轻轻砸了下去。 他不敢太过用力,一是担心会被人听到,二是如果新的数字和原先的数字太过明显不同,还是能让人看出来。 好在这支枪经历过炮弹的洗礼,枪身多少多有些变形,那个新铸造上的“1”字,看起来没有太大不同。 现在这支枪的枪号,由42051393变成了420513931,比原先多了一个1,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走廊里传来了脚步声,姜新禹事先估算过时间,从物证科到餐厅再从餐厅返回来,大约需要三分钟。 三分钟,对于姜新禹来说,做这件事足够用了! 物证科长匆忙推门进来,说道:“姜队长,您找我?” 姜新禹拍了一下桌上的两封信,说道:“做笔迹鉴定,这信的内容要严格保密,案子很重要,尽量不要让其他人知道,明白吗?” “明白。” 等姜新禹离开了物证科,科长打开信件看了一遍,内容是检举揭发保安团团长勾结土匪暗中倒卖烟土。 另外一封信,是保安团和警备司令部之间往来的公函,末尾有副团长的签字,需要鉴定副团长的签字和检举信是否为一人笔迹。 科长摇了摇头,如今正是风口浪尖的时候,如果检举信属实,保安团长的军衔怕是要一撸到底! 科员:“科长,那支勃朗宁枪的案子有些眉目了。” “我没猜错的话,又是死枪吧?”科长把两封信放在桌上,说道:“放下其他事,先做笔迹鉴定!” 科员:“按照枪号来看,那支勃朗宁1911应该是堰津警察系统的军官配枪,根据枪号末尾数字,应该很快就能找到枪的主人!” 科长惊讶的说道:“竟然不是死枪?” “这是初步的调查报告。”科员递过去一纸信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