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国真龙之五代工业指南_29.玉米、橡胶和辣椒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9.玉米、橡胶和辣椒 (第1/1页)

    “姜大哥,你播的种子都发芽了,快过去看一下!”李婧柔的声音在督军营帐响起。

    姜明正在营帐里构想下一步的工作安排,被李婧柔干扰一下,断了思绪,抬头看着李婧柔,道:“真的?你说种子都发芽了?”

    李婧柔“嗯”了一声,道:“你的那些橡树、玉米和辣椒种子都发芽了,我知道这些种子对你来说很重要,所以赶紧过来告诉你,没有打扰到你吧?”

    听到种子发芽,姜明高兴极了,抓着李婧柔的手道:“柔妹,咱们去看看吧,顺便叫上欣甜和婷悦她们。”说着,就带着李婧柔向外走去。

    原来姜明来这里没多久,便找了块地势平缓、向阳的山坡,清理掉杂草和灌木丛后,开垦了一片土地,播种了两百粒玉米种子、十粒橡胶种子和二十粒辣椒种子。

    姜明穿越过来,只带了的一个玉米棒子和少量的橡胶、玉米和烟草等种子,他不敢都种下,怕种子不适应气候坏死,所以都只种了三分之一。

    不过,按姜明的想法,应该不会有问题的。橡胶是热带树木,海南在后世就是国内盛产天然橡胶的地方,还有家上市公司叫做海南橡胶呢,当然也是著名的坑票。玉米也是原产于南美洲,本身能够适应多种气候。辣椒更不用说了,海南是著名的辣椒生产地。

    另外,五代十国时期的海南还没开发,土壤里的有机质较多,是很肥沃的,非常适合玉米和橡胶对肥料的要求。

    。。。。。。

    姜明和李婧柔到山坡没多久,卢婷悦和孙欣甜姐弟也都来了,看着姜明正弯腰检查细芽,也都围了上去。

    卢婷悦问道:“姜兄这么宝贝这些种子,给我们讲讲呗,到底稀罕在什么地方?”

    怪不得她这么问,姜明那段时间忙着挖矿、建窑,抽不出时间,便拜托了李婧柔每天来照看下种子,三个美女经常在一起,也就都给种子浇过水,拔过草。她们看到姜明如此郑重其事,都一直好奇这些种子宝贝在什么地方。

    姜明笑了笑,反问道:“婷悦可知,革命军目前最缺什么?”

    卢婷悦想了想,道:“革命军现在最缺的就是粮食了,咱们只带了三千石的粮食,只够吃四五个月。难道??”说着,仿佛猜出了什么,露出一幅惊讶的表情。

    这个姜明早计算好了,现在革命军存粮只够吃四五个月,到时候开垦的水田也种出了一些粮食,咱们带的稻种只够播1000亩左右,到九十月份能收大概三千石粮食,只能吃到明年二三月份。而十一月至明年二月,海南不是很适合种水稻,三月份以后的粮食问题就得靠玉米解决了。

    姜明点点头,对她们道:“婷悦猜得不全对,但也差不多。这玉米是粮食,辣椒则是佐料,而这橡胶是一种树,生长期很长,但生产出的橡胶以后会有大用。”

    李婧柔道:“姜兄需要粮食,可以多开垦土地,难道这玉米每亩产出很大?”

    姜明点了点头,笑道:“嗯,这玉米是一种高产作物,每亩可以产出粮食十多石,或许更高。而且玉米在琼州岛上是可以一年两季或三季的,基本收获了就可以继续种。”

    震惊,绝对的震惊。除了姜明,三个美女都惊呆了,从来没听过亩产这么多的作物,突然听到亩产三四倍的粮食,还能每年两三季,能不惊讶嘛。

    任何人都会震惊的,古代的粮食产量一直比较低,而且度量衡一直有变化,各个朝代的亩、石都不一样,很难一概而论。总体上随着农民耕作技术的提高和对肥料的利用,亩产量是逐步提高的。

    唐末至五代十国时期,中国粮食的亩产量大概330斤左右,不到3石,主要是北方种粟和小麦,南方种水稻。宋朝之前,中国的两季稻还不成熟,只有少数地区采取两季轮作种植,绝大部分地区还是种一季。南宋时期,占城稻传入中国,双季稻开始成熟,南方湖广才正式成为粮食的主产区,明清都有“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