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二五章 后花园计 (第1/1页)
京城风云变幻,波诡云谲,自有一番气象。 春风和煦,柳絮纷飞,缠绵三月。 左王府的后花园中,一位四十余岁的中年男子,着了一身华贵蟒袍,负手而立,眺望远方,看起来威严霸气。 他身后躬身侍立了位紫衣官员,可见此人品级着实不低,但此刻态度格外谦卑,与那蟒袍中年人叙说着什么。 “痴呆?”蟒袍中年人面上现出一抹惊讶,思虑片刻,道:“此事确认过了?” “是的。”紫衣官员道,“若非勘验清楚,下官又哪敢报之王爷知晓。” “唔……”左王轻颔首,目光深远,闪过一丝追忆道,“遥想当年,杨启阁是多么硬气正直的一个人啊,敢于在朝堂上直斥本王,可谁曾想,不过寥寥数年,竟然痴痴呆呆、昏聩无用,着实让本王意想不到啊!”过了会,又轻叹:“时移世易,祸福预料啊!” “王爷,”紫衣官员道,“依下官之见,那杨启阁也是罪有应得。” “哦?”左王回首望来,“胡御史此言何意?” “当年杨启阁欺辱王爷,下官等人是看在眼里的,那可真是颐指气使牛气冲天呐,如今痴呆昏聩,可谓天理昭昭,报应不爽。”左副都御史胡定光义正辞严道,“莫欺少年穷啊!” “莫欺少年穷?呵呵……”左王发出一连串长笑,末了好不容易止住了,这才道,“这话以后可千万别再说了,杨启阁他……嗯……于国于家还是有些建树的。” “是,”胡定光赶紧拱手应道,“左王心胸开阔,不计前嫌,下官佩服。” “听说杨启阁在宁州收了位弟子?”左王又问。 “此事有误。”胡定光笑着道,“那人叫沈慕,并非杨启阁弟子,不过关系比较亲近倒是真的。上次玉阳公主前往宁州宣旨,便有人见此人出入杨宅自由无碍,宛如一家人一般。” “唔……”左王又道,“本王听说此子颇有些本事,有诗才,擅经商,去梁州赈过灾,还去莱州平过叛,就连怀化大将军朱信义都对他十分赞赏。胡御史,你对此怎么看?” “回左王,关于您说的这些,下官也曾听闻过,但道听途说,不足为信。”胡定光道,“关于此人之诗才,一直颇有争议,坊间一直有此人诗作皆是抄袭而来的传言,试想一个十七八岁年轻人作出数十首传世佳作,呵呵,下官是一点也不信的。至于经商,下官倒也听闻了,那沈慕搞了个什么醉仙酒,委实赚了不少银钱,后来又有水泥什么的。对了,关于那水泥,王爷您可知?” “这水泥之名,本王又怎会不知?”左王道,“汉水那边的官员报,修复汉水,用的便是这水泥,溶于水后坚硬无比,十分神奇。是以汉水修堤,十分之快。” “王爷,”说到这里,胡定光就上前一步,神秘兮兮道,“据下官得知,当初陈老学政上书修汉河,言不费朝廷一银一钱,但事后要能够设卡收费,下官后来察知这主意便出自那沈慕。由此可见,此人当真是利欲熏心哪,竟胆大包天欲借朝廷的路子来赚钱,真是可恶至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