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39.出宫开府 (第1/1页)
崇祯说要进一步历练太子,大家不明所以。正等着崇祯颁布旨意,崇祯却并没有进一步说明,而是对朱慈烺说:“春哥儿说说,你想怎样继续襄助父皇?” 朱慈烺正在想:调用原来的朱慈烺记忆,已经纯熟,一时间引经据典,还真顺畅。 听得崇祯询问,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敢请父皇,容儿臣细细道来。父皇早已颁旨,令儿臣半年之内,暂停读书,为父皇筹饷,至今还有人未能领会父皇心意。若非父皇英明果断,这十万两饷银从何而来?” 陈演、光时亨听了,貌似不经意地对视了一眼。 “父皇宵衣旰食,崇俭节用,搜剔内库,以资国用,纵然是尧舜茅茨土阶,也不过如此。”朱慈烺转向群臣,提高了声音:“诸位先生大人,自秦以降,哪位君主在龙袍之下,还穿着带补丁的衣裳?” 崇祯鼻子发酸,却听见儿子语带哽咽:“孤一再想:主忧臣辱,主辱臣死。我父皇如此忧心社稷,孤是深感耻辱,夜不能寐,椎心泣血,恨不能为父效死!不知诸位先生大人,饱读圣贤之书,目睹君父日夜忧心,究竟作何感想!” 在场大臣一起跪下,参差不齐地回答:“臣等有罪!” 朱慈烺冷笑道:“你们当然有罪!君父劳苦如此,众多大臣勋戚,依然优游宴集,啸咏自若,仿佛社稷倾覆、江山改姓都与他毫无干系。国家养这样的人,有何用处!” 语气变得更加阴冷:“尔等心思,孤全知道!待到无可挽回之日,大厦崩摧之时,只需改换门庭,依然可以享受荣华富贵。如今的艰难国事,当然不必放在心上。” 崇祯听着,心中十分舒畅,看看下面惶恐不安的大臣,心里真有点幸灾乐祸;看看儿子,他觉得不可思议:十五岁小儿,怎么如此牙尖嘴利,字字诛心,将来会是怎样一个英明忌刻的君主?只是御下之道,向来讲究“恩威并用”,岂能一味用威?该自己出来当好人啦!于是开口说: “春哥儿,对诸位先生大臣不可言语太甚,有伤大臣体面。满朝大小臣工,确有轻慢主上之辈,但是更多的是忠心为国之臣。诸位先生大臣,都起来吧!” 大臣们都呼啦啦地起来了。 朱慈烺躬身道:“父皇教训的是。如今兵饷俱缺,正是臣工尽忠之时,可以让诸位先生大人各凭家资,捐银助饷,以体现其为国忠心。” 这话对上了崇祯的心思,他把询问的目光投向众臣。陈演带头说:“臣无钱。且在大臣勋戚中募饷,需要慎重行事,以免有伤国体。”不少人纷纷附和,都说自己没钱。 朱慈烺微笑了一下,向大臣们拱手说:“看来在场尽是清廉自持、品行高洁之臣,银子是拿不出来的。孤确实唐突了。”转向崇祯说:“适才父皇垂问儿臣,想怎样继续襄助父皇。现在,儿臣已有答案。那就是出宫开府,以抚军例,继续为父皇筹饷,也为在场清廉忠心的先生大臣减轻负担。” 崇祯明白了,大臣也明白了,太子绕了这么大一个圈子,原来是为出宫开府做铺垫:谁要是敢反对他出宫开府,谁就得准备捐银助饷。 王承恩暗暗赞叹:“现在谁还不开眼出来反对?有皇爷旨意在前,太子警告在后,谁愿意干这个吃力不讨好的事。” 崇祯微笑着问大臣:“诸位卿家怎么看?” 都察院左都御史李邦华站了出来。朱慈烺望见他,心想:“这老头作为监察官的领袖,倒是忠心耿耿,而且向来勇于任事,不尚空谈。他有什么话说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