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眩象迭现(七) (第2/2页)
身边的是谁。她巍颤颤走上前去,一把抓住了正向自己走来的孙儿,将他的胳膊揽在了自己怀中。 郑文淑在厨间早听到了,连忙走了出来。看到壮实的儿子,心中非常高兴,一时间竟不知说什么好,好一会方问道:“吃饭没有,没吃妈这就给你做。” “吃过了。”岑新锐按着mama的手,示意她不要劳顿。 “在哪吃的?”郑文淑还是有点不放心,她知道孩子总是怕累着自己。 “在林红英那儿。” “林红英,她现在不是在粮食局上班吗,你怎么跑她那儿吃饭去了?”闻听儿子在林红英那里吃饭,郑文淑有点奇怪了。她知道他向来对这个女孩子不太感冒,轻易不会和她交往的。 “哦,是这么回事。”看着mama有所探寻的眼神,岑新锐知道她心里存着疑问,便扶着她和奶奶坐下来,将自己缘何会回荔川县城的来由述说了一遍。 原来是这样,听他这样说,郑文淑明白了,但马上便想到了一个问题:“你怎样打算呢?” “我就是要听听您的意见,”岑新锐恳切地望着mama,“要我自己说,还是不这样返城的好。” “为什么?” “我不想走这条路。”岑新锐说道。抬眼看到母亲不解的神情,他解释道:“因病返城,固然可离开巴陵湖,但这是作假,明摆着是违反政策,不查出来没事,查出来自己便会被遣送回去,而且会连累林红英。再说,如果长期找不到工作,回收也没有意义,自己不能这么大了还要爸爸和您供养。” 听儿子这样讲,郑文淑好一会没出声。 “那——”岑老太在边上担起心来,“这次不回来,以后还有没有返城的机会呢?” “这我也说不好,”岑新锐说道,“但天无绝人之路,我想我们总不至于在农村呆一辈子吧。” 听他这样说,岑老太不知怎么是好了,只能将求解的目光投向儿媳妇。 看见儿子和婆母都望着自己,郑文淑明显感到了压力:办理病退?这自然能免除农村的劳作之苦,可回城没有工作哪行呢!不办理病退?即便有招工招生的机会,也不知会等到哪一年。再说岑华年不在家,叫自己一个人答复他,心里也没底。 看着mama长时没有出声,岑新锐知道她很难回答自己的问题,便以一种决断的口吻对她说道:“mama,你也别多想了,这事就让我自己决定吧。” “那就听你的吧。”见儿子这样说,郑文淑只能表示同意。不过,她还是道出了自己的想法:“新锐,你刚才讲的话都有道理,mama也信服。但你要有长时间不能返城的思想准备,要知道在乡下等待招工招生,不知是哪年哪月的事情,尤其是你年纪一天天大,很多实际问题跟着会来找你。”停了停,又说道:“不过,不管你做什么决定,家里人都会理解你、支持你。只要我们不被撵走,衙后街、这宅子就永远是你落脚的地方。” “谢谢mama,”听着这话,岑新锐很是感动了,“下午回收办上班的时候,我就去给林红英回信。” “也不必这样急,反之已经回来了,就住两天再回巴陵湖吧。”看着儿子性急的样子,郑文淑劝道。顿了顿,又说道:“妈知道你过去不太愿意和林红英交往,但她对你还是不错的,所以不管你接不接受人家的帮助,都要记得人家的好。” “我知道。”岑新锐应承道。 “你爸爸去干校三年多了,家里也没有再订报刊,要不,你去新华书店看看?”郑文淑知道儿子喜欢看书,建议道。 “爸爸最近有消息没有?”听mama说起爸爸,岑新锐连忙问道。上次回家的时候,郑文淑告诉他,爸爸在干校里运气还算是不错的,因为负责看管教育界学员的工宣队员是邮电局的投递员老刘,很照顾他,给派的活计是做饭,也就是说不须下田。 “前天范老师来过,说是打听到干校最近要解放一批被审查的干部,里面很可能有你爸爸。” “是吗?”闻听这个消息,岑新锐泛生出了一点兴奋,只是马上又有所疑惑了,因为过去这样的消息他也听过几次,可事到临头,却又是另一种情况,使人沮丧得很。 “这回多半是真的,”郑文淑知道儿子心里想的是什么,连忙安慰他:“前几天,人民小学的老彭给你爸爸及另几个同样受审查的人送衣物,回来后跟我说,你爸爸气色还不错,要我们不要担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