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70 滚蛋! (第1/1页)
孙博然的风格曾经发生巨大变化其实是非常显而易见的事情,在行业内只要是个明眼人就能看见。 但很多人往往疏忽了一件事,你的常识未必是其他人的常识,你觉得人尽皆知的事情,换了个圈子,或者换了个环境,人家可能听都没听说过。 孙博然的确是著名的大师,但并非所有行内人都见过他的作品,进行过研究分析,在这个时代尤其如此。 更何况,许问曾经特地打听过,孙博然风格变化之后对以前的作品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度,只有极少部分人才知道,根本并没有流传于大众,甚至是业内大众人之间。 所以现在,当他听到赵麻子用四个字叫破这件事情时,许问真的有点抑制不住的惊讶。 赵麻子看着他的表情,了然地道:“许小师傅果然也听说过。” “嗯,听人提过一点。”许问点了点头,继续问道,“就是说,这个师父教的是风格转变前的孙博然?” “正是。”赵麻子把消息讲得更细致了一些。 据他打听到的消息,孙博然少时孤苦,无父无母寄人篱下,还是个孩童的时候就被送到这位刘师傅那里,半徒半子地养大了。 孙博然很小的时候就展露出自己的天分,少年时大放光彩,弱冠之年技巧就已经堪比当代大师,风格独特,深受民间喜爱。 结果三十岁的时候,他突然收集了一批自己以前的作品,将其付之一炬,归去不知所踪。 若干年之后,京都重新传出孙博然的名字,才有人知道他是去了京城,当上了皇家的督造师,风格堂皇,跟以前判若两人。 当初的人费了好大功夫,才规定此孙博然就是彼孙博然,把他俩对上了号。 那之后就有一个传闻,说孙博然跟刘胡子师徒俩反目成仇,但相比孙博然,刘胡子从来都没什么名气,那之后几乎都不见人了。 结果谁也没想到,孙博然几十年后回来,直接就打着给师父祝寿的名义,要求所有考生给他送礼。 就算礼物微薄,这也是以公济私,这究竟念着刘胡子的恩呢,还是记着他的仇呢? “原来还有这种事……”许问听完,半天不知道该说什么。 “也是我最近收集各方情报汇总出来的,应当比较确切。”赵麻子说。 的确是,赵麻子所说的内容其实都比较客观,很少个人的臆测判断,还是比较值得信任的。 “这位刘师傅现在情况如何?”许问问道。 “他本来住在城南,孙大人消息放出来之后就很多人去找他,发现他两天前就不知所踪了,据说十天后会回来。” 这摆明了是在躲事。 先不说这年代的师徒关系,少年时刘胡子把孙博然抚养长大,这份恩情就小不了。如果两人真的反目成仇,这事肯定小不了。 然则“老死不相往来”这么多年后,孙博然回来就要给师父祝寿,如果真照赵麻子推测的理由之一——是在给刘胡子找事的话,这真的不太符合许问所听说过的怪脾气工匠大师的性格。 “对了,刘师傅今年多少岁了?”许问突然想起来,孙博然今年都六十八了,他师傅那得多大岁数? “九十大寿。”赵麻子是打听过的。 “九十!”许问当真吃了一惊。 这岁数放到现代也是高寿了,这时代简直活神仙。 更重要的是,这个岁数了,还被徒弟一句话逼得家都不敢留,得远远地躲出去? “换了我,就算没仇,也得抽他一顿……”许问喃喃自语。 一番交谈过后,许问心里大概有了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