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宋_第二百六十六章 疯和尚爱喝酒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六十六章 疯和尚爱喝酒 (第2/2页)

,宋太祖赵匡胤坐上皇帝后,不断地有节度使起来反叛,虽然都被赵匡胤镇压平定了,但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

    国家局势如此不稳定,使他终日闷闷不乐,渐渐的甚至成了他的心病。

    有一次,赵匡胤向他的宰相赵普说出了他的心事。

    赵普就说:“国家混乱,政权不稳定,原因在于藩镇权利太大。如果把兵权集中到朝廷,天下自然太平无事。”

    接着赵普指出禁军将领石守信等,所掌握的兵权太大,又没有统帅才能,很容易酿成祸患。

    赵匡胤听了,觉得十分有道理,于是心中渐渐有了主意。

    于是过了几天,宋太祖赵匡胤趁晚朝的时候,请石守信等几个兵权在握的老将喝酒,又是和酒……

    酒喝到最畅快的时候,宋太祖赵匡胤就忽然开口道。

    “要不是你们大力相助,绝不会有今天,但我坐了天子,总觉得远不如作节度使时快乐,从来就没睡过安稳觉~”

    石守信等人当即顿首曰。

    “哎呀,今天命已定,谁复敢有异心,陛下何为出此言耶。”

    宋太祖赵匡胤故作叹息说。

    “哎,人谁不想富贵,一旦有人以黄袍加汝之身,虽欲不为,又怎么能脱身呢~”

    石守信等人谢罪说。

    “我们太愚笨了,连这个都不曾想到,希望陛下可怜可怜我们,给我们指条路。”

    宋太祖赵匡胤继续叹息说。

    “哎,人生在世,好像骏马掠过缝隙一样快,不如多积聚些金银,多购置些田产房屋留给子孙。多养些歌儿舞儿来度过一生。君臣之间,无所猜嫌,不亦乐乎~”

    石守信等虽然内心极为不满意,面上笑嘻嘻,心里p,可又能说什么?毕竟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况且赵匡胤还端着酒杯呢,万一摔下去,然后走廊两侧冲出三百刀斧手,那……

    所以想了想后,石守信等人只得是做出恍然大悟的样子,一脸感激地说。

    “哎呀,陛下替我们想得太周到了,真是使死者复生,白骨长rou啊~”

    于是第二日,石守信等人便都托言有病,乞求解除兵权,宋太祖赵匡胤自然一一恩准。

    都让他们以散官的身份回家养老,给他们的赏赐也特别优厚。

    需要说明,酒能成事,酒也能败事。

    对有肝无心的人只知道喝酒,往往败事。

    对有心有肝的人,酒能成事。

    宋太祖赵匡胤用心良苦,借酒宴大臣的机会,收缴了他们的兵权,巩固了宋王朝的中央集权,成为历史佳话。

    当然,这也是因为宋太祖赵匡胤是一位有雄才大略的帝王,他发展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一是削弱节度使、州郡长官、军队将领、宰相的权利,保证皇帝的绝对权威。

    二是地方除必要的经费外,其余全部上缴中央财政。

    三是加强京城的武装力量,实行“内外相维”,“强干弱枝”,兵将分离。

    赵匡胤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深刻影响着明清两代政治体制,开启了中国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的先河。

    可以说赵匡胤对宋代历史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并且宋朝的历史在中国古代史上有重要地位,它前承汉唐之制而有进一步的发展,开启明清乃至近代社会历史变化的端倪,显现出中国封建社会历史转折的新特点。

    宋代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比唐代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经济中心向南方转移。

    尽管宋代始终处在激烈的民族矛盾中,但北宋初期,励精图治,政权稳定,政治、经济、文化得到发展。

    南宋政权也有一段稳定期,经济也得到一定的恢复和发展。

    特别是宋朝的酿酒工业,是在唐朝普及和发展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普及和发展。

    一方面,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使得汴京和临安等大都市空前的繁荣起来,人们对酒的消费,需求量大增。

    另一方面,粮食的丰足,酿酒业技术的成熟,使酒类品种增多,酒的质量提高,酒业的生产范围扩大。

    宋代的酿酒业,上至宫廷,下至村寨,酿酒作坊,星罗棋布。

    分布之广,数量之众,都是空前的。

    比如黄酒是中华民族传统的酒种。

    而宋朝的黄酒酿造,不但有丰富的实践,而且有系统的理论。

    包括我国现代的黄酒酿造,都是继承和发展了宋朝的理论和传统。

    在我国古代酿酒著作中,最系统最完整,最有实践指导意义的酿酒著作是北宋末期成书的《北山酒经》。

    《北山酒经》的作者,是北宋时期浙江吴兴人朱肱。

    该书的成书年代没有准确记载。

    在朱肱之后,李保曾经作《续北山酒经》。

    李保在《续北山酒经》中写道:朱肱先生壮年勇退,著书酿酒,侨居西湖而老焉。

    《续北山酒经》写于7年,所以《北山酒经》当在此之前。

    北山即杭州西湖旁的北山,说明此书的材料取自于当时浙江杭州一带。

    由于当时朝廷对酿酒极为重视,浙江一带正是我国黄酒酿造的主要产地,酿酒作坊比比皆是。

    兴旺发达的酿酒业,使《北山酒经》成为当时实践的总结和理论的概括。

    乃至于至今浙江一带也是我国黄酒生产和消费的主要地区,与宋朝时打下的基础是分不开的。

    《北山酒经》共分三卷,上卷为“经”,总结了历代酿酒的重要理论,对全书酿酒、制曲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

    中卷论述制曲技术,收集了十几种酒曲的配方和制法。下卷论述酿酒技术。

    《北山酒经》对我国黄酒酿造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北宋初年实行禁酒的政策,不许私人酿酒。

    私自制曲5斤即应判处死刑。

    以后放宽到私自制曲5斤判极刑。

    随着经济的恢复,生产的发展,对酒的政策越来越放宽。

    不过不论北宋还是南宋,酒税都是政府重要的财源。

    为了收到足够的酒税,宋朝时对酒的生产和销售管理还是很严格的。

    北宋的酒政主要有三种形式:酒的专卖、曲的专卖和税酒。

    即对不同的地方,分别实行三种不同的政策:三京地区实行酒曲专卖;州城内则实行酒的专卖;县以下的地方或实行纳税,或实行酒的专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