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八章:遇上蹊跷事 (第1/1页)
却说萧鹏赶来为张飞解释,江凡倒也知道其中内情,便放过了张飞。这让张飞高兴了好一阵,连连在江凡身后说要请萧鹏喝酒,江凡一听那可不行,下次又误事咋办。于是,江凡瞪着张飞,张飞赶忙比,避开,和郭嘉去谈论这次砀县之战的过程。江凡见郭嘉摆摆手,就知道他让自己别闹了,只好作罢,和徐晃、萧鹏、吕由这些刘备军中年轻将领谈论、推演。毕竟,多学习、多交流,就可能少死些人。 话说从张飞的表现来看,张飞果然是重士大夫而轻士卒,而远在沛国南部防着袁术的关二哥则是反着来,亲善士卒而慢士大夫。而今在刘备这个刚刚发展起来的集团,也只有简雍、江凡二人可以让他认可。江凡觉得该改改,毕竟他可不想白来这汉末走一遭。 六月二十二日,江凡、张飞这一路人马终于到达了沛国沛县。沛国原本郡治为相县,但因相县接近袁术据有的扬州地区,而且小沛(即沛县)之前被舒邵、刘备两任主官治理得不错,又较为临近徐州,所以现在沛国实际的政治中心设在小沛。又因陈群深为刘备所倚重,刘备时常问计于他;且原沛国相舒邵颇得刘备信任,所以刘备让他继续留任,主管沛国政事,与主力部队驻扎在相县的关羽一文一武,相得益彰。 说来凑巧,现在沛国主要的民事却是安置流民,而这些流民大部分是由梁国迁过来的穷人。好在舒邵本人处理民政的能力不错,又召集了一大批老官吏一同处理,至少现在大部分流民都已经在沛国安定下来了。当然,还是有少部分原梁国百姓没有得到比较妥善的安置,毕竟沛国明面上剩余的土地本来也不多,且沛国地区少有大军交战,较为安宁,在这里生活的民众也自然较多。当初,江凡决定把梁国部分百姓迁徙到这里,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在小沛附近的村庄里,常有县衙设置的施粥棚,施粥棚外排着长长的队伍,队伍里站着的都是那些衣衫褴褛、食不果腹的百姓。那些百姓有老有少,有男有女,但是以老人和小孩居多,那些男子也大多接近五十岁,站的歪歪斜斜,显然他们的生活有些不好过。 江凡看着有些感同身受,想着自己在后世的情况,其实也比这些人好不了多少。江凡与张飞等十几个将校下了马,随后全军的骑兵也下了马,或许他们也不想在这种情况下高一点,哪怕那些百姓并不在意,江凡这样想到。 虽然江凡做得不够好,怎么会没有地,那些为富不仁的豪强家里不就有吗,但他也没有因舒邵对豪强的宽和而生气。因为他心知:舒邵不像自己,没有家族;也不像自己,骨子里就对那些表面高高在上、内地里鱼rou百姓的人怨恨不已。所以,江凡只是下马看看,并没有动兵杀人。 江凡等刘军主干此时皆着布衣,士兵则由几个小队长在外围管着,没带过来。故江凡的到来好像并没有惊动多少人,况且百姓们都在排队,施粥棚各处的伙计都在忙着,其余有些管事的要么是在登记那些百姓的户籍,其他的要么是在管理队伍秩序。人人都忙着,怎会注意这里。“还不错,大哥没有看错人,这位舒国相果然能力非凡”,一旁的张飞双手叉腰说道。江凡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似在嫌弃他先不做做功课,去了解舒邵这个人,亏得人家是大哥的沛国相,起码也是官职较高的同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