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五十章 意外 (第1/1页)
令所有人焦心的是,起义用的军械竟还未运到。 事情的经过大体是这样的,因军械运至的地点为香港,义军筹划着乘省港晚班客轮抵达广州,并把起义用的短枪装在了木桶里,谎称胶泥报关,等到了省城,再用刀斧劈开木桶取出枪械,直接攻占重要衙署。 且各路支援队计划由珠江各支流会聚广州,到达广州后,与起义军联合即刻发动起义,而先期分散混进城的北江、顺德、香山三路支援队将同时群起响应。 但由于留守在香港的支援队成员杨兆云接电过晚,当他收到讯息时,七箱枪械都已改装进了木桶,并以货物的名义交付省港班轮待运。 如果突然又跑去说这批货不运了,反倒容易引起怀疑。 别无他法的杨兆云三思后给项荫南回电说:“接电太迟,货已下船,请接。” 因此,本想配合城中绿林提前两小时进攻的计划就这样泡汤了,紧接着,杨兆云赶紧通知支援队首领朱世博于当日晚随军械率首批队员登轮,赶赴广州。 可省港班轮起锚后,朱世博突然发现,因船上的杂货太多,装着军械的七只大木桶已被移动了位置,并且之上还层层叠叠压了许多货箱,根本无法挪动取用。 所以支援队即使准时抵达广州,取不出枪械,也无法按原计划立即发动进攻。 不过,更令大伙震惊的事却还在后头呢! 第二日,即七月初八凌晨,客轮抵达广州天字码头之时,却见密密麻麻的清兵竟已在那里严阵以待。 眼下枪械尚在木桶之内,手无寸铁的支援队根本来不及反应,全体队员当场被拿获,且伪装在木桶里的二百余支左轮手枪和大约七八十箱弹药也被全部查抄没收。 这样看来清军是早已知晓了内情,才会在此来个守株待兔。 的确,有人已将起义计划报告给了满清当局。 支援队首领朱世博乃双生子,他的哥哥朱梓博是个举人且还有公职。 当朱梓博无意中得知胞弟加入了兴中会这种掉脑袋的反动组织后,他便日间食不下咽,夜里无法安寝。 更要命的是他同弟弟长得极像,旁人根本无法区分得开,因而他深恐被对方牵连。 思虑数日后,朱梓博借用弟名,以朱世博的名义向官府告了密,试图使其将功折罪。 与此同时,清廷驻港密探也将支援队集结的情况报告了新任巡抚谭浩麟,甚至这些人在香港采买军火之事,佯装不知情的港英当局也用电报通知给了巡抚大人。 接二连三的情报相互印证确确实实有人准备“举事造反”,谭浩麟不得不信,接下来,谭浩麟二话不说将此事赶紧汇报给了总督蒋寿。 本就疑心颇重的蒋寿亦未犹豫,八日零点刚过,他便派重兵赶赴天字码头,准备将革命党人一网打尽。 这消息对于义军而言绝对是个巨大的打击,也正因此,起义的整个计划被全部打乱。 然而与此同时,更大的不可思议却又发生了... 此次起义的主战场惠州却也因类似的泄密事件而被迫安期吹响了号角。 此前,郑弼臣、邝福等人提前赶往惠州三洲田召集会党,部署起义任务。不料消息再度走漏,他们的一举一动没有逃过官府的鹰眼。 而蒋寿第一时间得知此事后震惊之余紧忙调派大队清军前往惠州镇压。 无奈,仓促起事的郑弼臣只得率领惠州起义军与前来镇压的清军展开激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