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序章 (第1/1页)
於歌出生在一九八一年。 一九九九年六月这天,他刚刚过完自己的十八岁生日,领到了一张为期十年的身份证。 他特别喜欢电影。 应该是从小时候就开始喜欢了,路边摊一块钱能买十二根炸串,他就攒着零花钱,一攒就是三个月。 然后跑到广场,拿着一块钱招摇过市,买上十二根素串,坐在摊子前面,看不远处放着的录像碟。 印象中,不大的屏幕里。 有时候是个快意恩仇的江湖。 有时候是个两撇胡子的道士。 有时候是个用钱点烟的大哥。 后来的印象里,总有一个哈哈哈哈大笑的男人,不知怎的,他一笑,所有人都在笑。 有一回见到了一部在红高粱地里,扛着个天仙的爷们儿。 於歌觉着好像和以前看的电影不太一样,连声音都不一样。 那时候的他才刚刚十岁,以前看过的所有影片突然在小脑袋里模糊了起来。 又过了几年,他才慢慢知道。 江湖是蜀山。 道士是茅山道士。 点烟的是小马哥。 哈哈哈哈大笑的那个人,现在还能做到让所有人都笑起来。 而扛着天仙在高粱地里的野汉子,是红高粱酿出来最辛辣的高粱酒。 他记得一身肌rou,一脸轻蔑对人摆手,一抹鼻子大喊“我打”的那个爷们儿。 也忘不了喝了几葫芦大酒的,一翘兰花指,醉醺醺就能把人打到狼狈不堪的男人。 江湖他没忘,道士也还记得,小马哥留在了心里,哈哈哈哈的笑声一听到,还是能笑出声来。 他在琴岛这座城市出生,临海的地方永远少不了夜生活。 到了夜幕降临,你总能看到一群人,吃着廉价的路边摊,看着录像碟,不论贫富,隔上三四天便要吃顿虾才好,每隔四年,屏幕里放的永远是世界杯。 琴岛的爷们儿对所有属于夜晚的东西都有感情,足球,录像碟,音乐,还有女人。 於歌从小生活在这种环境下,也是其中一员。 还有句话不得不说,琴岛的爷们儿都有个通病。 嘴贫,爱损人。 但偏偏你根本不觉着人家那是嘴欠,人家两句就能给你圆回来,还能兜着圈子再把你夸上两句。 要不怎么说琴岛的姑娘除了本地爷们儿,哪儿的都瞧不上。 都是被那张臭嘴惯的。 咱爷们儿就靠脑子和嘴,活的比谁都好。 不幸的是,於歌又是其中的一员。 甚至还可以说是其中的佼佼者,练就了一张无双嘴皮子,经常被自己亲娘带出去和卖菜老太太搞价钱。 他几乎占据了身为一名琴岛爷们儿该有的所有优点和缺点。 你要非拎出来他有什么不同的话。 那就是他每隔放假,都要跑到附近的图书馆里去读书。 看的却都是和电影有关的书籍。 最初看的是幕后故事,后来自觉的看起来电影的历史,看到《火车进站》的那一段往事时,他能想象到那个年代人们惊叹的表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