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证诸天_第12章发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章发展 (第1/1页)

    随着大同社势力的增长,昆仑山本土的势力也越来越忌惮大同社,只是因为双方还没有实质性的利益矛盾,才没有发生大规模冲突,但是小规模的摩擦是免不了的。

    昆仑山本土势力在射雕中不是很有名气,但是在神雕中出了一个很有名气的人:昆仑三圣何足道。他开创了昆仑派,在倚天中昆仑派被称为六大门派之一,曾经参与六大派围攻光明顶一事,作为与明教同处一地的敌对势力,昆仑派能够支撑那么久,还能成为六大门派之一,可见其势力之庞大。

    昆仑山在中国本土神话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封神榜》中元始天尊的道场在昆仑山麒麟崖,西王母居住在昆仑派中,有不死之药。故此多有隐修之士在昆仑山结庐修炼,他们在此与本地之人通婚,留下后代,渐渐的成为了昆仑山的本土势力。

    昆仑派从来不是一个门派,而是一个个本土势力的联盟,虽然以何足道为祖师,但是实质上有些势力的来历比何足道还要古老,只是后来迫于明教的压力不得不联合起来,成立了昆仑派,因为何足道武功够高所以才让他成为了昆仑派的开派祖师。

    但是在昆仑派何足道一脉的势力其实并不大,至少没有想象中的那般大,如果何足道一脉的势力很大的话,那么昆仑派的其余势力就有被吞并的危险,正因为他的势力没那么大,他才可以成为开派祖师。

    这跟其他门派得结构是完全不同的,门派势力往往是以师徒关系为纽带,而昆仑派则完全不是这样,它是以血脉为纽带。

    大同社乃是以中下贫农为基础的势力,实行土地公有,一切实行按劳分配,原明教周围的大户,都被大同了。大同世界,天下为公嘛!

    因此引起了昆仑山本土势力的敌对,毕竟他们的资产可不少,虽然他们不懂阶级敌人这个词,但是明显能够察觉大同社跟他们的不同。

    王旭最为头疼的就是公务猿的培养,古代人的基本素养太低了,他们根本不懂什么饭前饭后要洗手,水要烧开了喝,更别提一些公务了。

    这些东西只能靠王旭慢慢的教他们,王旭采取的做法是,他先教杜应和徐帆,然后让杜应帮他做事,徐帆则仍做他的老本行,教书。

    王旭将教材编好之后,让徐帆看着教,然后一边教一边做事,最后一半人留下干活,另一半人去教书。

    至于为什么不全去教书?大同社的扩张不要干部吗?能拿出一半来教书,已经是王旭重视公务猿的培养了好嘛!

    王旭也在昆仑山搞起了工厂,主要是纺织厂,炼铁厂虽然也有,但是规模也就那样,几个铁匠作坊就是所谓的‘炼铁厂了’。纺织厂就不同了,抢上几百只绵羊,在昆仑山找个山谷,两头一堵,就是一个天然的牧场。

    同时王旭大力发展养殖业,兔子则是他们的养殖主力。昆仑山地处西域,并不适合发展农业,但是养殖业还不错。

    果树种植也发展的不错,果酒是大同社的拳头产品之一。

    铁矿倒是有那么几个,但是规模也就比没有好点,只能说是一个个藏有有铁矿石的大坑,用来发展炼铁的话,嗯,培养出了两个铁匠应该算是不错的成果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