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2章 顾剑堂 (第1/1页)
三十二岁的顾剑堂,在漓阳鲁州东路边军总帅的帅位上,一坐就是三年。 他出身于漓阳老牌将种世家, 确切的说,顾剑堂是出身于已经破落了五十年的漓阳老牌将种世家。 从顾剑堂三岁开始记事起,他的爷爷就总会给他讲顾家当初是如何的门庭显赫、如何的圣恩独宠; 那个时候,逢年过节,来顾府给顾剑堂爷爷的爷爷请安的军伍将领,三人一横排的在顾府门前排队,能排出一条延绵十几里的长队来。 正三品的州府总兵,只能在顾府的前厅大院里站着。 正二品的御总兵,能进顾府前厅,给顾老太爷行礼请安。而且,行完礼、请完安,他们就得麻溜儿出去,给后面排队等候的人腾地方。 在顾府前厅,只有兵部里面,那些正三品起步的文官老爷们,才能捞到个座位和顾老太爷寒喧几句的。 至于顾老太爷的书房,那是除了五府六部的主事人和内阁八大朝臣之外,余者皆不能进的地方。 那个时候,顾剑堂爷爷的父亲和顾剑堂爷爷的爷爷,父子二人都可以怀抱皇帝陛下御赐的逍遥金锏,上殿议政。 那个时候,金銮殿上除了皇帝陛下的龙椅之外,还有三张椅子, 其中有一张椅子,就是顾剑堂爷爷的爷爷的专座。 三岁的顾剑堂,每次听爷爷讲这些顾家辉煌往事的时候,他就会非常好奇的问爷爷“可不可以让他看看那对逍遥金锏?” 每当顾剑堂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正讲得眉飞色舞的顾爷爷,就会突然沉默不语。 在顾剑堂的童年记忆里,他的父亲一直是个沉默寡言的人。 那种沉默寡言,不是严肃沉稳的沉默寡言,而是对所有事物,都不感兴趣的意兴阑珊。 如果说爷爷给顾剑堂的童年印像,是一副虽然已经褪色,却还多少有些生动色彩的山水画, 那父亲给顾剑堂的童年印象,就是一副没有任何生动色彩的残图旧稿。 再后来,顾剑堂在六岁的时候,家里送他去私塾读书, 在那里,顾剑堂知道了顾家破败的原因; 突厥犯边,漓阳鲁州东路边境告急, 顾剑堂爷爷的父亲奉皇命,率二十万漓阳精锐骑军驰援鲁州东路边境。 那二十万精锐骑军,是漓阳王朝的宝贝疙瘩, 为了练出这二十万精锐骑军,几乎掏空了漓阳国库十年的赋税银子。 漓阳皇帝,是想以这二十万精锐骑军为底牌,扼制边境上那些骑术精湛、箭准弓快的突厥骑兵。 可是这二十万漓阳皇帝的宝贝疙瘩,却因为顾剑堂爷爷的父亲贪功冒进,中了突厥人的埋伏,一战就给败光了。 如果不是因为顾家父子有五次救驾之功, 如果不是因为顾剑堂爷爷的爷爷,娶了皇帝陛下的姑奶奶, 如果不是因为顾剑堂爷爷的父亲,娶了皇帝陛下的亲jiejie, 如果不是因为顾剑堂爷爷的父亲,在他人生的最后一战里,一锏砸死了御驾亲征,并冒险以身做饵的突厥大可汗。 顾家早在五十年前,就被满门抄斩了。 死罪可免,活罪难饶。 顾家满门,虽然没有被充军发配,但顾氏一门所有在朝为官的人,都被一撸到底,贬为了庶民。 顾家余下的那支逍遥金锏,也被皇帝陛下追缴收回。 盛怒之下的漓阳皇帝,还下了一道圣旨——从顾剑堂爷爷的父亲那辈开始算起,顾家三代不许入朝为官、不许投军为将。 这道旨意,就是顾剑堂的父亲,终日郁郁寡欢的根源所在。 顾剑堂的父亲自小酷爱兵书战策,在武学一道上,亦有着得天独厚的非常天赋。 从他十二岁开始,天下每有战事爆发,顾剑堂的父亲都会提前做出推演, 而他每次的推演结果,都和那些战事的最后结果,一般无二,不差分毫。 顾剑堂的父亲从十四岁开始,数次动用顾家祖上留下来的镇宅银子,在边境创建武庄,招兵买马,抗击突厥。 每一次大胜突厥后,他麾下的那些武庄民勇,都会被朝庭招安。 而顾剑堂的父亲,每次都是武庄中唯一个不被朝庭招安的弃子。 整整十六年,顾家祖上留下来的镇宅银子,被花得十剩其九, 顾剑堂的父亲,创建了十二座武庄,击败突厥犯边之敌五百九十三次,阵前手刃亲斩突厥万夫长六十二人,设伏击杀突厥皇室亲王三人。 虽有赫赫战功,却始终没有得到漓阳皇帝的特赦, 一直到顾剑堂的父亲四十二岁因旧伤复发而死的时候,他都仍然只是一介布衣白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