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凉王前传_第1章 浪荡子和讨债鬼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章 浪荡子和讨债鬼 (第1/1页)

    连州府,是漓阳水路枢纽重镇,

    漓阳皇帝赵合,曾三游连州府,并题诗赞之曰;

    连州好,浅画自成图。

    一径绿阴通夹道,万水汇流入海潮。

    漓阳历,天宝六年的四月,正值春末夏初之时,

    连州府,却与往年,大有不同。

    府城里的酒肆舞坊,尽皆停业,

    山海大集上的那些杂耍、雅言班子,都不见了踪影,

    就连金湖上的画舫游船,都摘了红绸,挂起了素灯。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祭奠一位新逝不久;并且,祖居连州府的大英雄——锦州边军总帅,袁华,袁含英。

    袁家的祖宅,坐落在连州府内的东城西就大街,

    在袁家的府门前,高高悬挂着一副漓阳皇帝赵合,御笔钦题的挽联;

    中天悬明月,万里云山同惨淡;

    前军落大星,三军笳鼓共悲哀。

    六尺五寸长的挽联,被复临篆刻在了两块尺寸相同的玄星含香紫檀木上。

    大帅袁华的母亲——袁老夫人,将皇帝赏赐下来的三千两黄金,分成了三份,

    一份,在城内修建孤老院,赡养城中孤老。

    一份,在城内修建幼学,为城中稚龄幼子,开蒙启智。

    一份,购买各类经史子集、兵书战策,修建圣恩楼,供文武学子,免费借阅。

    袁老夫人,还捐出了一大笔钱粮,在连州府城内,开了七座粥棚,接济因战乱,流落到连州府的贫户饥民。

    同时,袁府中门紧闭,

    袁老夫人有令,袁家白事,自家置哀,不扰乡邻官绅。

    离袁华满七,还有两日的光景,

    袁府的老管家袁忠,奉老夫人的吩咐,

    将一个自称是已故大老爷‘半个弟子’的青衫少年,安排在了中进院子的客房暂住。

    袁忠对这个和和气气、规规矩矩、老老实实的少年,印象不错。

    他说自己是大老爷的半个弟子,

    看他斯斯文文的样子,身上也没带着什么兵刃,

    应该是在大老爷帐下,担任过书记之类的文职吧。

    这个少年,把大老爷留在军中的兵书典籍,都送了回来,

    唉,可惜啊,

    俗话说“老子英雄,儿好汉。”

    大公子,怎么就——

    唉,不想也罢,想多了——闹心。

    那个把袁华留在军中的兵书典籍,都送回到袁家的青衫少年人,就是徐虓。

    他这次来袁家,除了送书之外,还要带一个人,离开袁家。

    这个人,就是大帅袁华的独子——袁佐宗。

    都说老子英雄,儿好汉。

    这个袁佐宗,简直就是袁华的翻版——逆翻版。

    袁华,文武双全;袁佐宗,文武双废。

    袁华,诚谨明礼;袁佐宗,不学无术。

    袁华,克己奉公;袁佐宗,放浪形骸。

    大帅袁华,在离开锦州要塞,赶赴两狼山之前,就已经预见到,自己这一次,恐怕是悬了。

    他在与徐虓分别之时,以一个父亲的身份,恳请徐虓,待到锦州战事结束之后,

    去一趟连州府袁家,将袁佐宗从袁家带出来,让他跟在徐虓的身边,由徐虓亲自调教他。

    “我不求他,光宗耀祖,只希望,你能把他教得像个人。”

    大帅袁华说完这句话之后,一揖到地,久久不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