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章 魉禅寺秘闻录 (第2/2页)
于喜欢别人上门来找麻烦。因为别人来找麻烦,他就得忙着去解决麻烦,白衣懒僧李铛心,最不喜欢的就是忙这个字了。 所以,听说高兴是来找麻烦的,他的语气就变得很是不善。 “呆上几日,该吃就吃,该睡就睡,与老师询研佛典,与师兄和这位施主一起做些劳务,以抵食宿。然后,打道回寺,和方丈说,你们这里大错没有,小错极多,却不值一提。” “佛宝因果太重,得了害多益少。” “方丈让我来此一趟,本就是随性之举,有个交待,敷衍得过去,他也不会较真。” “烂坨山虽是禅宗祖地,但地方太大,规矩太多,小僧也是出来躲个清净而已。” “我禅宗弟子,修禅典、持本性、得见如来、才是根本。” “那些浮名外物,就如锦上添花,有它,锦是锦,无它,锦也是锦。” 高兴的性格和李铛心差不多,说好听些,是超然物外、洒脱随性,说直白些,就是直来直去,懒得麻烦。 他不但把烂坨山老方丈交代的特殊机密,对魉禅寺的两僧一鬼,和盘托出,还把自己准备怎么回去糊弄老方丈的说辞,也一并奉告。 “恭喜师弟,悟得真义。” 李铛心的脸上笑开了花,好,真好,非常好,大家相安无事的多好啊。 “祖地佛蕴,果然非同凡响,铛心,你一会儿把客舍收拾干净,给高兴居宿。无名乃半客非仆,你要是再偷懒躲勤,师父我就带你去辽东走走看看。” 珑树禅师也对高兴刮目相看,那一句“浮名外物,如锦上添花,有它,锦是锦,无它,锦也是锦”深含佛理真义的精要。 “师父,我是想让无名他做些小事,换换心境。”李铛心有些心虚的小声嘀咕道。 “这两个月来,无名的心境也换得差不多了,从今日起,厨舍斋饭、禅堂敬香由他来做。” “拾柴、挑水、僧舍、客舍、院内清扫由你来做。” 珑树禅师没有直接拆穿他,当着外人的面,多少也得给徒弟留点面子吧。 李铛心发现,自己比无名来之前更忙了。 小禅师是无名鬼王对高兴的敬称,这位来自烂坨山小圣僧,让他在潜意识里,很是敬畏。没错,不是尊敬,是敬畏。 虽然,这位小圣僧,把那么珍贵的菩提叶送给了自己。 虽然,他每天都会帮自己跟小和尚劈柴、挑水、扫院子、做斋饭。 但每次面对他的时候,无名的心里都会有一个声音提醒他,提醒的是什么,不是很清晰,总之,就是对这位小圣僧要敬、要礼、要保持距离,不要有任何僭越之举。 这位高兴小圣僧,煮的斋面,特别好吃,有一种似曾相识的味道在里面。 “相传,佛祖镇枭鬼于魉禅寺。五百年前,吕洞泫借人间万法,斩七十二域外天魔。枭鬼趁魉禅寺佛宝封镇之法,被暂借一瞬之机,脱困而逃。” “其实,方丈这次让我来,主要还是他对魉禅寺,那件封镇枭鬼的佛宝一直念念不忘。” 高兴算是把烂坨山的方丈给卖了个干净。 “阿弥陀佛,普渡师兄是看我魉禅寺,五百年都没有寻到枭鬼,他想借那件佛宝,以烂坨山祖地十万僧人的佛力,布下佛光普照大阵,遍查人间,找出枭鬼并将之封镇。” “以此重镇祖地威风,在天榜上,压我们这小庙一头吧。” 珑树禅师一语道破了烂坨山方丈的小心思。 “老师贤明,方丈虽执着于佛宗第一的浮名,但弘法礼佛之心,天日可鉴。” 高兴也没有一味的往烂坨山方丈的身上泼脏水。 “五百年来,枭鬼消声灭迹,应是潜藏起来,暗中恢复被佛宝封镇而衰弱的鬼体。” “我烂坨山,数百位大德高僧,反复推衍二十年,算出人间烽火大劫将至。” “届时,如果枭鬼借人间烽火蒙蔽天机,趁战乱屠噬战场血煞生魂,为害之巨,难以估量。” 高兴很是忧心的说道。 “小友,非是贫僧舍不得那件佛宝,实在是,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五百年前,魉禅寺僧人之众,比之现在的烂坨山,还要多上三倍。莫说佛宝只有瞬息失去法力,就算没有它,当时的魉禅寺也可镇压枭鬼,让其寸步难行。” ”恶神、魍魉、枭鬼,是古齐帝三子死后,挟亡国之怨所化。佛祖渡化三者,魍魉转世轮回,护法人间。枭鬼冥顽不灵,镇于本寺。恶神修成正果,成了善法尊天菩萨。” “其实,其中另有隐秘,恶神被佛祖渡化后,虽一心向佛,却始终化不去体内恶心。” “因为,原本是古齐帝太子的恶神,被佛祖点化之前,是在万恶苦海修行,佛祖点化他时,他已将万恶苦海的苦恶本源,炼化成了自己的一颗魔心,苦海无边,万恶无尽。” “后来,恶神另辟蹊径,佛道同修,合佛宗立宏愿成佛与道家斩三尸证道,这两门妙法神通的精义,终将魔心斩出佛体,成善法尊天菩萨果位,而那颗万恶魔心,则被留在了魉禅寺。” “其实,佛祖留下那件佛宝,镇的不是枭鬼,而是那颗万恶魔心。” “吕洞泫借万法斩域外天魔,佛宝暂失法力,无法封镇魔心,魉禅寺遍布天下的百万僧众,共聚佛力,替佛宝镇压魔心,枭鬼就是趁着那个无人顾及它的时候,逃出了魉禅寺。” “经此一劫,魉禅寺百万僧众,只有一个小沙弥活了下来,余者皆被万恶魔心的苦海魔念侵噬,圆寂坐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