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43话 隐瞒与嫁妆 (第1/1页)
【上一章结尾漏字了,昨天看过的小伙伴可以刷新下重看】 赵海的失踪在天歌看来并非平白无故,杀死所有人却只带走他一个,除非他知道什么别人不知道的秘密,或是手中有对方想要的东西。 赵家最大的秘密是什么? 无非就是天歌的存在。 李氏不知天歌份,但当初为了骗取元贺和卢甲等人口中的荣华富贵,一口咬定自己的女儿赵云珠才是受人之托领养的那一个,导致后来遇到危险,她再反咬天歌的时候,已经没有人愿意去相信她。 再加上天歌当初在揽云山的坠落失踪,所有的关于前朝公主的关注与怀疑,都落在了被易廷益带走的赵云珠上。 当秘密人尽皆知,那就不能称之为秘密,自然也就没有了原有的价值,所以那些人没有留下李氏的活口。 可是赵海呢? 念及此处,天歌忽然想起当初元贺等人在云来客栈大闹之后,赵海趁着店中无人,在木工房里给她的那个小小的木葫芦。 看上去浑然一体的葫芦,实则是一个小小的机阔,打开之后,当中是一枚玉牌。 赵海当初将东西给她的时候是怎么说来着? “这是你的东西。” “这是你刚来赵家的时候,就带在边的东西,我娘说,如果有一天,你需要了,它就可以证明你的份。” “如果现在不给你,以后就没有机会了。” 相比于李氏而言,这个隐忍多年的人,才是那个藏着最大秘密的人。 他知道的,甚至比李氏还要多。 他知道天歌非是亲生,知道天歌前朝公主的份,也知道如何证明让她证明这一切,更知道当年在那场大火与宫变中,当初的襁褓小儿是如何逃出生天。 可是如今这个人,却失踪了。 天歌眉头紧蹙。 赵海言辞木讷,但却并不蠢笨,如果他想活着,就知道自己断然不能说出真相。 没有了用处的人,最终只会是死人。 所以天歌并不担心他会道出自己的份,尤其是如今她已然换了容颜,换了姓氏,换了份,再有青城旧人遇到她,怕是会和徐竖一样,很难将如今的“他”和当初那个赵二小姐联系到一处。 那么接下来要做的…… 想到这里,天歌起退后两步,对着徐直与徐竖两兄弟深深下拜,伏跪于地: “两位伯父,小女有一事相求。” 徐直与徐竖显然没有想到天歌会忽然行此大礼,忙不迭让她起来: “有什么要帮忙的你尽管开口便是,又不是什么外人,不必这般客气的。” “是啊,若是受了什么委屈,咱们自是要给你出气的,先起来说话,起来说话。” 然而天歌却是摇了摇头,保持原来得跪姿没有动。 “这件事关系重大,还请两位伯父先听晚辈说完。” 见她执意如此,徐直不由叹了口气: “那你且说。不过我还是你那句话,不管什么事,我都拿你当闺女儿看,若是受了委屈,切不可遮掩不说。” 天歌心中一暖,道了谢之后,这才说起缘由: “先前我与jiejie南下之际曾在中途遇险,就此与jiejie失散分开。这半年来在临安,我一直以为当初之事不过是巧合,可如今听竖伯父说起这些,只怕是有人与我赵家寻仇……若是那些人知道我坠崖却依旧幸存,怕是……” 天歌话到此处便戛然而止,没有再继续说下去。 事实上,也不用她再继续开口,徐直与徐竖已经明白天歌的意思。 出了这样的事,赵家父亲与一个女儿失踪,只剩下眼前被认为坠崖死去的孤女和一个十岁的孩子,自然不能再张扬出去。 “丫头你放心,这件事我决计不会说出去。左右你现在已经姓林,那便是自小到大都姓林,与临安赵家没有任何关系,我在先前也不认识你,不知道你是谁,咱们就今儿个才认识,你就只是徐记的林花师!” 徐竖拍着脯给出承诺,终是让天歌心头一缓。 旁边的徐直自然也是满口应下,让天歌赶紧起坐下。 完了又开始念叨起来: “为了有备无患,怕是还得再寻人做一份户籍,这样就算是后有人生疑,也能证明你非青城人士。赶明儿我就去府尹衙门走一趟,看能不能疏通疏通。” 天歌心中感动,但还是出言婉拒了徐直: “徐伯父的好心天歌感怀于心,不过为了方便帮我在临安置产,师父先前还在临安的时候,便已经帮我做了一份户籍。” 其实当初买小林府时的那份户籍,是天歌自己花钱打点安置的。 后来与揽金相认之后,揽金又重新帮她疏通做了一份查不出任何端倪的户籍,如今小林府和西湖边上的林府都过户到了她现在林天歌的名下,便是府尹衙门专人来查,也决计找不出让任何问题。 之所以又一次推脱到林回上,还是先前的原因,林回并不是会与人闲磕之人,眼前这两位与神医之间怕也不会有什么交集,当然,更主要的是林神医跟翟高卓交甚好,为自己的徒弟疏通一番办妥户籍,可信度自然更高。 果然,听到天歌这番话之后,徐直和徐竖二人都松了口气,徐竖更是心疼的看了天歌一眼: “得亏你还有这么个疼你的师父,不然这子过得也太苦了。” 天歌闻言一吓,感觉自己有些扮惨过头,忙不迭摆手: “不苦不苦,现在我有师父疼,又有两位伯父关照,还有阿芮这个好朋友,一点都不觉得苦。” 不止不苦,还有点小逍遥自在。 可是徐竖认定她委屈之后,便觉得天歌是出于懂事的宽慰。 一来二去,弄得天歌越发羞愧,只想着赶紧把话题从自己上移开。 “对了,掌柜的您怎么会在这时候来临安?徐伯父让人去邀我前来,莫非便是因为此事?” 听到这句话,徐竖终于从先头的话题上调转回来,叹了口气: “若不是那道圣旨,我怕还不知道得有多久才能回江南。” “圣旨?”天歌有些疑惑,不过很快便明白过来徐竖说的是什么,“您是说三家脂粉出关之事?” 这时徐直将话头接了过去,点头道: “正是。说起来我能说服四弟回来,也是因为这道旨意。今请你来府,一是为了让你们叙旧,二来也是有件事想请你帮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