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三十四章 见家长 (第1/1页)
“另外一个计划中的数据库,基于现有的数据化范式,利用所有错误的合成路线,随机结合在一起形成全新的路线,然后利用现有的数据库搜索相关正确文献,以此达到在随机错误中寻找正确性。” “这是一种数学上的动力系统思维,很多人都忽视了那些错误或者失败的文献,而那些文献也同样重要。”徐茫认真地说道:“所以我考虑建立全球最大的失败错误数据库,结合现有的这个数据库,通过系统自我结合,寻找全新的材料。” 这个主意 大胆! 超前! 有极大的可塑性! 在场的都是大佬级人物,很快从徐茫的介绍中得到了某些讯息,材料学是一种永无止境的学科,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材料会是什么,这是一个永远不知道的谜。 如果, 这位学生能够成功的话,那么世界材料学将飞跃十年。 但是, 如他所说的一样,这只是一个计划,原因一定是钱。 一个项目的研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虽然建立数据库花的钱比较少,顶多买一点服务器,可服务器的运营成本,后期维护成本,那可是一笔不小的投入。 估计, 有生之年难以看到这位学生的伟大理想了。 可惜太可惜了! “理想很好,可你也说这是计划。”某位教授说道:“如果争取不到相关部门的支持,或者官方的支持,这个计划我觉得不可能实现。” “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另一位教授说道:“没有钱什么都是白搭。” “小徐啊!” “我们还是实际一点吧。”第三位教授苦笑道:“把这一套数据库优化一下,刚刚我发现了不少问题,在文献的准确性上,需要重新做一下,否则在科院那一环上会被淘汰。” 的确, 如果是个人那么无法实现这个伟大的梦想。 但是谁让自己有一个钞能力的女朋友呢? 徐茫露出一丝微笑,默默地说道:“在服务器的数据准确性上,我会近期做好优化,但是我需要有人帮我因为我是学物理的,材料学的一些内容不是很懂。” “这一点我们复大材料科学系可以提供帮助。”复大的材料学大佬说道:“就说大概多久可以完成?” 徐茫点点头:“再给我十天。” 十天? 这么短? 诸位大佬们愣了一下,对徐茫的有点质疑。 “各位教授或许你们不知道”夏主任坐在边上,突然站起身子,认真地说道:“你们现在体验到的数据库,从项目确立到现在,也就十来天吧,徐茫一个人完成的。” “不对” “杨小曼和材料系的学生也帮了一下忙。”夏主任及时补充了一句,其实他主要想把杨小曼补充上去,后面的材料系学生只是附带。 “” “” “” 这这不是在讲故事吧? 一个人, 十来天的时间, 完成了现在所使用的数据库。 在场的教授们可不相信夏主任的话,虽然是不同领域的东西,但从常理上分析根本不可能完成。 徐茫看到了在场众人脸上那不可置信的表情,不慌不忙地说道:“十天的时间,我会在十天内把数据库完善,并且自己出资提供另外一个数据库,呃可能会收费。” 起初, 徐茫打算无偿提供服务,可这样一来又感觉太凯子了,最终决定收费。 价格不会太高,总之不能赔钱就行。 听到徐茫的话,教授的反应挺平淡的,其实收不收费都一样,只是这十天又要优化现有数据库,又要提供全新的数据库,两者之间还要进行兼容匹配。 十天真的够吗? 在十天后, 将会进行第二次的测试,而现阶段徐茫的任务更加繁重,不仅要优化现有数据库,让搜索资料更加准确,还要建立一个全新的数据库,并且保证两者之间能够相互兼容。 有点压力, 但不是那么大。 第二个数据库的建立,所有的框架结构可以复制前面的,花不了几天的时间。 现在难点在于文献的准确性。 好在校方知道了徐茫的难处,直接让材料科学系的所有学生加入到这一研发中,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优化。 当然, 另外一台数据库的事情,校方并没有提及,其意思很明确,自己想办法。 十天的期限已过了四天。 上午徐茫完成了对现有数据库的升级,并且通过了本校自己的测试,其精确程度高达百分之九十八,按理说已经完成任务,可以进行第二次验收。 然而吹出去的牛逼,就像泼出去的水,是不可能收回的。 这第二个数据库必须要搞出来。 中午, 徐茫和小曼在食堂吃饭,徐茫正打算向小曼提出去她家,见见她的家人,增加一下彼此之间的情感,可杨小曼率先提了出来。 “唉!” “明天能不能挤出一天的时间?”杨小曼问道:“我爸我妈让你去家里吃顿便饭。” “好呀!” “什么时候?”徐茫笑嘻嘻地问道。 “当然是下午了。”杨小曼白了一眼,急忙严肃地说道:“你到时候可要本分一点,别嬉皮笑脸的样子,我爸我妈挺严肃的,看不得别人轻浮。” “对了。” “我家里我妈说了算,你应该懂的。”杨小曼说道。 徐茫露出一丝微笑,说道:“我这个人嘴甜,你知道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