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八章 辛苦钱 (第1/1页)
孟春晓苦口婆心地劝道:“娘,我二嫂说,这些钱是我二哥临走前留给她的,本来是让她买衣服当零花的,她没舍得花一分钱,都寄给二哥了。她就怕我二哥在那边不舍得花钱,怕他饿着冻着。娘,这么好的儿媳妇儿你还要咋样?就是为了我二哥,你也不能这么说二嫂啊!” 老娘张了张嘴,一句话也没说,瞪了他一眼,扭头就走,“反天了,反天了,连你也摆布我。” 孟春晓有些后悔,似乎刚才的话说重了,于是追上老娘,“娘,你别生气,你干啥去啊?” 老娘甩开他的手,没好气道:“我去做饭,省得你二嫂回来饿肚子。” 孟春晓愣了愣,随即摇摇头,这个老太太真是的,刀子嘴豆腐心,也不是不讲理嘛。 只是以他对老娘的了解,老娘大半不会长记性,说不定过两天又故伎重演,拿着放大镜到处挑苏梅的理。 如果二哥在家还好些,中间有个缓冲,老娘总不能让二哥夹在中间难做人吧。可现在二哥不在家,没人能说得动她,可以预见苏梅肯定要受委屈。 一边是老娘,一边是老妈,他到底要帮谁?愁死了! 怎么办呢,分家?或许这是最好的办法。 但分家也得等二哥回来才行,再说二哥还不一定乐意呢。 好在高考结束了,他至少能在家呆一个多月,只要他在,肯定不会让苏梅被老娘给欺负了。 家里一共有两口锅,一口在正房的正间里,一进门右手边就是灶台,另一口在西厢房,苏梅就在这里做豆腐。 孟春晓进去看了,多出来不少东西,一个不大的石磨,用来磨黄豆,还有一个木制的模子,用来将豆腐压实成型。墙根还堆了两麻袋黄豆。 剩下的都是些小家伙什,像木头勺子,木桶,过滤用的木筛。 天井里挂着几块滤布,估计是苏梅临走前洗干净晾在这的。 东厢房现在被三姐儿给占了,里面摆着两台缝纫机,三姐儿正跟她的一个姐妹在里面研究怎么做衣服。 四姐儿上个周参加了中考,现在已经放假了,可也没闲着,拿着他的高中课本在预习呢。 正要往她跟前凑,却被她嫌弃地赶出了门。 转了一圈,发现全家有一个算一个,属他最清闲。 夏天太阳落山晚,家里的大座钟已经敲了七下。 听到大门口的响声,孟春晓一溜烟跑出去,“二嫂,你可回来了,咋这么晚呢。” 苏梅笑着说:“豆腐早就卖完了,我顺路去收了点黄豆,耽搁了一会儿。三儿,考得挺好的吧。” “嗯,挺好的,不出意外的话,我能给你拿个状元回来!”孟春晓对老娘都没说这话,可当着苏梅的面,他就忍不住夸下海口。 “状元,啥状元,文昌县的状元我可看不上眼,怎么也得个地区状元。”苏梅其实累得够呛,现在只想往炕上一躺歇歇,不过看小叔子兴致不错,也就笑着陪他唠两句。 孟春晓看她满头是汗,刘海被汗水打湿,凌乱地贴在前额上,忙说:“二嫂,你快去洗洗吧,车子我帮你弄进去。” “没事,我来就行。” “不用不用,我来我来。” 两个人就在门口争执着,如果换做两年前,苏梅说不定会揪着他的脸蛋把他赶进去,可如今小叔子都长成大小伙子了,比她高大半个头,她可不好意思再揪他脸了。 最后她没拗得过孟春晓,不过也没走,在一旁扶着三轮车上的家伙什。 这些家伙什可是她花了六十多块钱请人专门打造的,金贵着呢。 “二嫂,你从哪弄了这么一辆三轮车,除了铃铛不响哪里都响。” “这是我二舅托人在废品站淘的零件组装的呢,骑起来稳当,装的也多,哪有你说的这么赖。” “杨校长身体还好吧?” “哎呦,三儿,咋又改称呼了,以前不是一口一个二舅的叫着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