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雳之文殊渡航_执剑逼如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执剑逼如来 (第1/1页)

    问心大愿叩问众僧初心,天佛原乡前身本就是秽佛洗罪界,其中暗藏无数僧人秽业,其罪业之广之阔即使是魔佛波询也是极其眼热,心生觊觎之心,否则魔佛断然不会违逆天时强行降临苦境。而佛乡众僧,除少数几人之外具是被这洗罪界洗去一身罪恶秽业之人,由此叩问不由得心生异样,往日罪恶竟是再度浮现眼前。

    昔日世尊因灵山会上五百比丘得四禅定,具五神通,未得法忍,便以宿命智通,五百比丘各各自见过去杀父害母,及诸重罪,于自心内各各怀疑,于甚深法不能证入。

    于是文殊承佛神力,遂手握利剑,持逼如来。世尊乃谓文殊曰:“住!住!不应作逆,勿得害吾。吾必被害,为善被害。文殊师利!尔从本已来无有我人,但以内心见有我人。内心起时,我必被害,即名为害。”

    于是五百比丘自悟本心,如梦如幻,于梦幻中无有我人,乃至能生所生父母。

    于是五百比丘同赞叹曰:“文殊大智士,深达法源底。自手握利剑,持逼如来身。如剑佛亦尔,一相无有二。无相无所生,是中云何杀?”(摘自五灯会元)

    昔日灵山,今日原乡,何其相似?

    众僧得见自我往日罪孽,一时间竟是神色癫狂,初心迷惘,更有甚者竟有佛像渐失,千年修为竟要毁于今朝。

    忽闻一声叹息,黑白双玉佛之前,烽火烬业微合双眼猛然睁开,背后凝实的不动明王像同样怒目圆睁!双目如电照射整个天佛原乡。

    众僧丑态尽入眼底,烽火烬业不悲不喜,背后舒服束缚宝剑的铁链却缓缓解开,很少有人知道,当年玉菩提建立秽佛洗罪界作为佛乡审座的烽火烬业其实并不同意,他认为玉菩提虽是为了佛门大开方便之门,但依靠秽佛洗罪来洗去身怀罪业的僧人的罪孽使其可得正果终究得来的是否是真正的正果?

    苦境佛门历史延续不知源头,最早者可追溯自上古时代,乃是三阳同天之前,但成佛之人却是少之又少,近得知唯有万圣岩之一步禅空,乃至既导师善法天子或有机缘一窥灵山,盛传之西域佛子虽是悟性俱佳,佛缘深厚但仍是稍欠火候。烽火烬业与玉菩提的观念相差之处便在于他认为不经业火难锻金身。

    自身业障与自身,自身果报映自身,旁人插手虽为引导但极有可能造成金身未成果报难消。甚至修行至深,心魔复生,一念佛入魔,千载修为化魔功。

    后经历了玉菩提多次辩机,烽火烬业方任就佛乡审座之位,以明王慧眼照看佛乡秽佛。世人皆知,佛门之中杀性最烈,佛心至纯者乃是三教顶峰之佛剑分说,修罗之路,斩业渡人,不由分说,但远在三大源流之天佛尊尚未出世之时,烽火烬业以明王慧眼照看众僧,断业菩提更可与佛碟一抗,若是说两人的区别怕是便是审座身上那堪比佛公子的儒雅之气了。

    烽火烬业虽然平日来天佛原乡深入检出,遇人和气,但是一旦触及佛乡戒律,那便是绝不含糊,明王之名自然不是浪得虚名。而今佛乡众僧业果再起,不动明王自然不会坐视不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