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三十三章 让人意外的政策 (第1/1页)
没过两天,李海诚就把调查的报告交给了夏信。 “夏总,情况没有想的那么差,当然是有些问题。”李海诚对着正低头看报告的夏信说道。 夏信并没有说话,一直到看完报告后,才抬起头对李海诚说:“嗯,你说的对,问题是没有那么大,但防微杜渐,还是有几个营业部的新人指标出现问题了。你看这个。“ 他指着一个营业部的的名字说道:”这个孔慧敏营业部新人的三个月转正率明显偏低了,才50%多,这不行的。” 李海诚点了点头,说:”有几个新营业部是这样的,他们的主管都是新晋升的,本身业务能力还好,但辅导能力明显是偏弱的。“ ”是啊,如果新人进到这样的营业部,没有训练就出去展业,那不和没有训练就上战场一样吗?基本属于自杀式冲锋,能活下来的,都是运气。“ 夏信摇摇头说:”这样不行的,如果几个月这样,我们持续的活动百分百就会断了,这对整支队伍都是打击。“ ”我去调研时,孔慧敏就说新人多了,这个活动百分百快坚持不住了。“ ”你看,这个问题很快就会成现实问题。“夏信说道,又自言自语道:”得想个办法。“ 不一会儿,张颖就发出了召开”上岛会议“的通知。 ........ 周一,安封海在第一督导区的营业部经理例会的最后,说道:“今天接到分公司通知,对目前的增员政策做一些调整。” 增员政策做调整?在场的营业部经理互相对视了一眼,增员政策有什么好调整的? 现在的安江分公司早已不是原先的两个督导区架构了,加上右明和石山,已经是四个类似督导区的业务单位了,当然了,右明和石山还是叫营销服务部的。 第一督导区现在差不多有超过十个营业部经理,除了宋仁明等几个老的,其余的都是这几年新晋升的,里面绝大多数都是两期飞鹰特训营出来的。 在举办了两期飞鹰特训营后,夏信并没有着急开办第三期,因为已经没有什么太多的资深主管了,需要沉淀一下再说了,否则极容易拔苗助长。 “安经理,什么政策?”宋仁明小心翼翼地问道。 安封海看了一眼宋仁明,心里感叹不已。 几年过去了,这宋仁明也不是当年那个在安江分公司叱诧风云的宋仁明了,随着飞鹰营业部经理越来越多,而且做的越来越好,原先的那几个老营业部的保费规模已经都排不到前几位了。 在保险公司,或者说一个销售行业,规模往往决定了地位,你的单位规模大,你的发言权就重,你的规模小,发言权自然就轻。 在第一督导区,现在宋仁明营业部的保费规模大概排在第五,第六的样子,而王军和周心莲的规模都已经跌到十名开外了。 对,就是已经是倒数的几个了。 虽然因为宋仁明资格老,大家对他还保持着明面上的尊重,但他在督导区的影响力已经下降了很多,尤其是很多的飞鹰营业部经理基本上也不是很听他的。 何况从飞鹰特训营结训到现在,每月一次由夏信主持的飞鹰回炉从未停止过。 而每个飞鹰主管生日,带着飞鹰标志的生日蛋糕也会准时送到,同时这个飞鹰主管一定也会收到夏信的一条生日问候短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