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章 赵云惑,自负联军 (第1/1页)
狼狈的王匡在韩浩搀扶下,来到项敖身前抱拳道:“匡见过镇国公!” “公节将军不必多礼!” 王匡略微整理衣裳抱着歉意道:“匡急功近利,害得麾下士卒枉死,匡惭愧!” “公节将军一心为国,欲尽快除掉朝廷jianian妄也是人之常情。”项敖脸色平淡道:“只是如今公节将军兵马...” 王匡闻言,环视一周,望着不到千人的兵马,长叹一气道:“兵马尽失,匡已无颜处于联军之中。” “公节将军何故此言?”项敖眉头微皱道:“胜败乃兵家常事,公节将军不过些许轻视了而已。以公节将军之能,聚集兵马重振旗鼓,与吾等再次联军为陛下除掉jianian妄方是上策。” 王匡闻言,微微点头,心中思讨着。项敖与王匡本无太多交情,此时见王匡姿态,也不知如何劝解,只是心中对王匡如此不禁挫败有些许不满。 “项公所言极是!”王匡低头沉思片刻,抬头脸色笃定对项敖说道:“河内战事还请项公主持,匡即刻启程,回老家泰山招募兵马前来与项公汇合!” “太守...”韩浩闻言,在旁惊呼,准备出言劝解。 “元嗣不必劝吾!”王匡摆手阻止韩浩道:“吾前往泰山招募兵马不过月余,此段时间还请元嗣辛苦些许,暂代太守职务!”王匡平日里也是果决之人,韩浩见王匡如此坚定脸色,只得闭口不言,暂且代王匡处理河内郡诸多事宜。 “公节将军可想好了?”项敖略微惊诧的望着王匡,未曾想到王匡如此果断,说走便走。王匡抱拳,脸色郑重道:“是也!河内战事还请项公多为费心,匡尽快赶回!” 项敖脸色肃穆,盯着王匡脸庞看了片刻,说道:“既然公节将军已决定,吾也不好劝阻。”说罢,项敖转身对着典韦道:“阿韦,在军中挑匹悍马赠与公节将军赶路!” “诺!”典韦闻言,抱拳而去。 “孟津董卓军虎视眈眈,吾不便远送公节将军!”项敖转过身再对王匡抱拳道:“至于河内溃逃兵马,吾也打算设法聚拢陈兵孟津,还望公节将军应允。” “那是自然!”王匡恢复些许气势,也不矫情道:“联军在河内兵马本就不多,项公不管是收拢残军还是招募新兵,只要是为讨伐董卓,都可以找元嗣帮忙些许。”项敖闻言,神色一松,朝王匡作揖拜道:“公节将军大义!” 之后,二人也未再多耽搁。王匡领着数十亲卫向怀县赶去,而项敖则领着五千北域精锐、袁绍留下的两千精兵以及收拢的千余河内兵马朝孟津赶去。 “主公,吾军如此堂皇驻扎在孟津恐怕不妥也!”赵云安排好扎营事宜,来到项敖身侧,些许担忧建议道。项敖闻言,转身望着赵云轻笑道:“有何不妥?” “董贼势大,不知对岸兵力几何。吾军加上袁绍与河内兵马,也不过看看九千之数。西面百余里便是小平津渡口,若是董卓军同时发起突袭,吾军恐怕不敌!” 项敖闻言,称赞的点点头道:“子龙所虑不假!”诚然,只从军事而言,项敖兵马极为劣势。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况且孟津易守难攻,没有孟津数倍兵力要攻下孟津乃是天方夜谭。 赵云乃是项敖想要培养的大将,不仅希望赵云能够上马征战,更要懂得审时度势,运筹帷幄。 “不过子龙并未考虑董卓如今形势!”项敖背对赵云,望着河对岸依稀可见的人影道:“董卓倒行逆施,惹天下众怒。如今群雄兴兵讨伐,董卓必然不敌。” “若吾乃董卓,定会或打或拉,甚至离间讨董的群雄!”有如此野心的袁绍在,项敖对讨董并不报太多信心,只是期望能够将汉献帝刘协拯救出来。 “既然如此,董卓必然不愿得罪天下所有士人,便不会主动出兵。”项敖面色笃定道:“如此,防守才是董卓如今重中之重。只要能够坚持数月,讨董联军无果,心思各异的联军极有可能为各自利益而出现矛盾!况且董卓手上还有陛下此张王牌。” “只要天下人还承认刘室汉朝为正统,董卓便可挟天子以令诸侯,让各地豪杰互相争斗!”赵云闻言,眉头紧皱,极为疑惑问道:“如同主公所言,董卓岂不是立于不败之地?” “那倒未必!”项敖脸色淡然说道:“还是回到皇室正统,只要董卓不行篡位之举,仍旧拥立陛下,朝廷之中便会有仁义之士对董卓发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