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七章 李岩的秘密武器(二) (第1/1页)
最初的胸甲骑兵与中世纪后期全副武装的重骑兵非常相像,他们佩戴全罩头盔以保护整个头部,也不再使用长枪或战锤,而是使用轻便的马刀甚至长剑作为武器。到17世纪中叶,全身铠甲已经逐渐过时,胸甲骑兵开始转而穿着较为轻便的胸甲与头盔,取得了防护力与机动性的最佳平衡,让胸甲骑兵得以历史上最后一次展示骑兵的风采。 不过,胸甲骑兵即使装备重量稍轻的胸甲与头盔,相对于东方作为主力的轻骑兵,依然算得上是重骑兵,不是体型较小的蒙古马所能承载的。因此,李岩不得已只能再次拜托葡萄牙人,搞来了八百余匹阿拉伯马,还有少量的高卢马,英国的纯血马等,组建了东方的第一支近代骑兵。 这支胸甲骑兵是典型的一人双骑,一匹西方的高头大马作为作战用战马,另有一匹蒙古马作为行军马。这这胸甲骑兵,李岩不仅用最严格的纪律进行约束,更辅以绝佳的荣誉感。 其实荣誉感很容易产生。不说别的,就是那高大的西方战马就能让那些爱马如命的骑兵们两眼发直,更何况李岩还宣称,只有最优秀的骑兵才能加入这支胸甲骑兵。而这支胸甲骑兵,是注定要在战场上与满清甚至蒙古骑兵决一死战并一锤定音的。 士兵们对李岩有一种盲目的崇拜,只觉得只要是琼国公所说的,就一定会实现,琼国公说这支新锐骑兵能够战胜鞑子的骑兵,那就一定能够战胜。更何况,胸甲骑兵的薪水还比普通骑兵多了一半,无论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都让人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 因此,李岩的胸甲骑兵是经过多番淘汰才选拔出了最精锐的骑士组成的。结果入选的人简直都将尾巴翘到了上天,已经自认高人一等了。 然而,很快的,李岩那严苛的训练让他们明白了,所谓的荣誉或者高人一等,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只让他们心中暗地里不知流了多少泪,但却是无论如何不愿因为训练不达标而被清退的,否则,在兄弟们甚至是被自己淘汰的那些骑兵们面前,是多么抬不起头啊? 终于,经过一年的艰辛训练,李岩的胸甲骑兵终于成型,但战斗力到底如何,还要看最后的实战。 于是,李岩1649年5月这次出征,不仅带走了两镇的陆军,还带走了自己的撒手锏,炮兵协与骑兵协。骑兵协不仅有八百胸甲骑兵,还有两千多名普通骑兵. 李岩这次出征,不仅带走了自己的主力陆军,还将琼州海军或者说是水师主力舰船搜罗一空。虽然紧赶慢赶,竭尽全力,李岩的水师也不过拥有5艘所谓的镇远级铁甲舰,还有2艘铁骨木壳的运输舰,郑和号与子龙号。这两艘船算得上是大明此时最大的舰船,满载排水量超过一千三百吨,已经达到西方一级风帆战列舰的吨位。 这两艘所谓的运输舰,虽然吨位比镇远级的铁甲舰大了一倍,但由于是木船,建造的速度却是不慢。这两艘运输舰虽然是木船,但结构轻度并不低,因为使用的是素有“硬木之王”之称的铁力木。铁力木硬度极高,甚至超过了西方战舰经常使用的橡木、柚木。铁力木在此时的岭南分布还不算少,搜寻起来并不是十分困难,古书说广船铁力木为之也证明了这一点。原料不缺,加工难易程度又远逊于钢铁,在李岩已经初步实现工业化的造船厂,生产起来并不困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