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卷 第一百三十章 分裂 (第1/1页)
“终于……还是被他们发现了啊……”杨禄明看完信后,有些失落。 杨允佶在信中说道,山中小楼被毁,是因为王曦洞悉了天道,引来天雷。 当时杨禄明的门人,误以为是王曦等人突然发难,于是开始攻击他们。 同时因为六道天雷之威,实在恐怖。使得山体附近的阴兵发狂,也攻上了上来。 事发突然,场面十分混乱,他完全没有想到。心中唯一的念头便是不能暴露自己的身份,所以下达了错误的指令,让阴兵和杨禄明的门人厮杀,而且还伪装了自己的死亡。 在此之前,他发现王曦一行人,全部按照预案断掉了手中的一线牵,所以知道里院此刻必然已经知晓有变,但具体的情况,应该还不知道。 但是,那个时候,王曦等人已经跳下了悬崖。 事后他带兵去追,却没有任何发现。 估计是因为小一身上有巫药的缘故,隐匿了气息。 所以他已经抢先一步,准备先回界门,并且在整座太阿山严密布控,希望能抓到他们。 他已经准备了一套说辞,说自己曾经短暂被长端帝等人控制,并且向里院传递了错误的信息,希望误导里院。只是后来,自己找了个机会,逃了出来。 这样,他便可以修正自己先前的错误,即使王曦等人再见到他,也可以很好地解释,为何自己依然还活着。 只是短时间之内,这套说辞还有不少漏洞,有些地方说不通,杨允佶还希望杨国师替他想想办法。 如果能阻止王曦,固然最好。 如果没有,那么里院和艽朝的终极决战,就会提前来临。 不过,他依然会按照承诺,试图使用阴兵破局,先手攻击鬼门关,尽量打乱里院和地府的部署,为他们赢取时间。 这封信,基本上也是八分真,两分假。 而且十分坦然地把错误揽到了自己的身上。 但面对那种突发状况,第一时间为自己的身份做掩护,倒也说得通。 不过,也仅仅是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解释了一番,说得通而已,并不具备说服力。 真正让长端帝和杨禄明君臣动容的,是在信的最后,杨禄明附上了里院魂刀的概念,以及大体的制作方法。还说这件事情,他稍后会让陆侯亮前来和他们接洽,希望艽朝也尽快研发出属于自己的魂刀,尽快增强实力。 这东西,就是实打实的好处了。 长端帝从来没有想到过还能有魂刀这种东西。 当初整个暗影圈子吵得沸沸扬扬的时候,恰好界门失效,他们对此根本是一无所知。 现在有了这么一个思路,发现倒的确可以在短时间之内,极大地增长战力。 不管杨允佶耍什么花招,最终还是要靠实力说话。 只要自己的实力迅速增长,绝对不会是一件坏事。 因此,杨允佶的行为虽然可疑,但因为奉上了魂刀这个大杀器,一下子就让这对君臣疑虑打消不少。 “里院开的那个界门,有什么反应没有?”长端帝道。 杨禄明回道:“自然是重点监控地带。在将杨允佶他们接到微臣这小楼中后,便派人将其附近的区域全都使用阵法压制,单单将那道界门留了下来。所以,里院想要增兵,就会发现根本无法开启界门。强行增兵,也只能从唯一的界门通过。他们不会那么傻的。陛下,微臣这就带人,不分昼夜继续扩大阵法范围。” 长端帝想了一下,点了点头。 事情已经发生了,目前最重要的是想办法弥补。 杨允佶能拦下王曦他们,固然好。这样,最多会让里院认为这群人出使任务失败,被他们斩杀了。 拦不住,那么还有对界门的压制阵法。 只要覆盖全境,便可使自己暂时立于不败之地。 目前此地阴阳不通,里院他们想走另外一条路迂回,进而从这边的鬼门关出来的可能也不存在。 本来,哪怕杨允佶不说,他们也知道,王曦等人的出使任务,绝对不是带着和平。 当时他们并没有洞悉天道,所以长端帝也乐得拖上一拖,继续固守防御。 只是……这终归不是长远之计,毕竟……鬼门关不通,此时既是好处,也是坏处啊…… 他们想拖,是因为那样可以使界门的压制阵法越来越广。 可拖久了,那么这边就真的是一片鬼域了。 正当杨禄明要转身离去的时候,长端帝突然道:“等一下!不对!” 杨禄明立刻停住脚步,疑惑地望着他。 长端帝再次将信拿起,反复看了两遍,最后轻声问道:“陆阎君……什么时候开始听命于他了?” 杨禄明一听,稍微想了一下,脸色也开始变了。 这是这对君臣第一次,感到了一丝迷茫。 在三国时期,三家势力之间的彼此博弈,尔虞我诈,就已经够烧脑了。 再往前,春秋战国时期,合纵连横,五家,七家势力,就更是让人头疼。 对于艽朝来说,很少有使用到外交的时候。 所以,对于这种势力之间的拉拢和离间,一直都是他们的短板,也是他们感兴趣愿意花大力气学习的地方。 只是可惜条件有限,他们只能从书本上学习,没有办法来实践并观察效果,以及总结经验。 这杨允佶……到底要干嘛? 陆阎君呢? 杨允佶,该算作阴间的势力,还是阳间的势力呢? 应该还是算阴间吧…… 华夏那边儿的…… 毕竟他的身份虽然是里七院副院长,但他又指挥不动多少人。 真正的底牌,还是他手下的阴兵。 哎呀,更头疼了。 华夏的阴间,又分裂成了两股势力…… 就在长端帝头疼时,杨禄明却顺着他的思路,继续加了一把火,道:“陛下……那这些天儿,藏在这太阿山里的阴兵……到底是哪边儿的啊……” 如果是陆侯亮的,那就更加坐实了他已经换主子了。 可如果是杨允佶的……这些阴兵可是属于华夏阴间的……到这边儿来……是会被压制的啊……他们是来提前适应吗? 长端帝用手扶住额头,倒退了一步,身旁的余鸿焘赶紧将其扶住。 “余将军……集合长端铁骑,朕要去趟界门……”长端帝道。 余鸿焘却站立不动,道:“陛下……汉安血战,让陛下亲自出手,已经是臣等无能了。如果陛下您要打,就交给臣等吧。” 长端帝转过头看着他,道:“我印象中,你可没这么多话……” 余鸿焘道:“陛下,可您是万金之躯,为了艽朝,您可不能犯险啊!” 杨禄明赶紧过来,将余鸿焘拉到一旁,低声道:“余将军,我以前给你的那些书,你怎么就不多看一些呢?” “什么意思?”余鸿焘问道。 杨禄明道:“余将军哟,您这可不是在表忠心啊!华夏历史上,这种事儿太多见了!您该效忠的,该是陛下。” 余鸿焘道:“对啊,我是在为陛下的安危着想啊!哦~~是不是我这样说,显得陛下实力差,需要我们保护,很没面子?” 杨禄明用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看着这位长端铁骑的主将,道:“效忠陛下,和效忠艽朝,是两回事儿!” 他知道,自己说的这些话,长端帝此刻全都听在耳中,但对方是绝对不会介意自己这样说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