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帝尊传_第一节 再入轮回 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节 再入轮回 下 (第1/1页)

    第一节再入轮回下

    2009年3月8日,晚。在月亮发出的月光笼罩下,“我”突然有所顿悟,于是下定决心,要写一本和宇宙历史进程有关的书,用这本书来传承意义,唤醒记忆,以便继续修为自己。当然,这本书也可以帮助别人建立意义、唤醒记忆。但是只有让这本书流传得广一些,最好用各种形态(比如动漫、影视等)传播到世界各地,才可以保证“我”的下一世和读者的下一世可以看到,这就需要“我”写一本传世名著般的好书,于是“我”先定了一个小目标(吹了一个牛),要写一本像《西游记》一样的经典名著!

    为了实现“我”的小目标(我吹的牛),“我”放弃了待遇优厚的银行工作,闭门写作,利用一切空闲时间甚至牺牲休息时间去写作,哪怕半夜接收到灵感了或是想起什么地方需要修改了,也会立马爬起来写。在别人睡觉或打游戏的时候,“我”却在奋笔耕耘。“我”立志用一生心血去写、去修改完善,一定要写一本好书出来流传给后世。这本书初步写出来以后,我就先出版,这样就有了版权和最终解释权,就不会被坏人利用和扭曲。我还要尽量把此书传承给有缘的好人,不能给不圣不贤的人看(宇宙是设定好剧情的虚拟世界,有很多NPC程序和破坏程序,如果让它们觉醒以后进入大同世界圣级剧本和星际时代神级剧本,是违反天道(宇宙设定)的!它们就应该去适合它们的时空剧本里轮回读档。它们不适合看《宇宙通鉴》,绝不要和它们浪费时间!)……

    一时间,我有了重担在肩、使命在身的感觉。“我”觉得,任何人,只要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使命,确立了自己所追求的真正的事业,都会坚持下去的,只是很多人都迷失了,不知道什么是自己的使命!不知道自己在这个世界究竟要做什么!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事业!真正的事业,哪怕不赚钱,哪怕赔钱,也会做!为了真正的事业有可能牺牲一生的宝贵时间甚至生命!比如,真正的共产主义事业,让很多革命先烈献出生命!什么可以升官发财就做什么的,那不是做事业,这样做的人也只是被物欲支配的工具、机器人,他们根本理解不了有使命感的人所做的神圣事业!

    自此以后,“我”几乎把所有的资源都围绕在我的神圣事业上。由于家乡的名山“卦山”非常有灵性,于是我经常到那里接收宇宙信号、激发写作灵感。(后来我才知道,写《宇宙通鉴》是上天的安排,是使命的召唤。上天曾经安排别人去写,他们都写不了。和我说过“我也曾经想写这么一本书”这句话的人,有四五个,我相信全球范围内有数百上千个。但最后老天选择了我,让我写出来。要知道虽然宇宙的剧情都是定好的,但是演员是可以换的。最后让我来主演。这就是机缘。每个人的机缘都是不同的。有写书的机缘、看书的机缘、宣传推广的机缘,都是在为了最终成正果而积累功德。我们只要明白天道,顺应天道,替天行道。待到机缘到了,自然可成正果。写书,对于我这个门外汉,也是上天给我安排的一种修行,过程是很漫长、很艰辛的。)

    2009年4月中旬,时值盛春,山花烂漫时节,“我”来到了卦山的“天宁观”,进门前突然晕倒了,原来,我接收到了被宇宙之主发配来的一号宇宙圣帝尊的元神数据,要知道这是宇宙级别的元神数据,我的大脑差点儿承受不住这么庞大的系统,还没运行就直接停机维护了。如果换别人的话就直接GAMEOVER了,不能继续以后的剧情了。这里需要交待一下,二号宇宙的圣帝尊早已经隐藏于“我”的大脑中了(他是在2009年3月8日晚登录附体到“我”身上的),此时一号宇宙的圣帝尊被二号宇宙之主扔到了地球,两个宇宙中的圣帝尊就在这一瞬间融合为一体,强大的融合力量同时把“我”也融合了进去,我们三个当时就成为一体了,“我”从此就成为了圣帝尊。

    旁边众人正待施救,圣帝尊却悠然清醒过来,这时圣帝尊突然发现这里不叫“天宁寺”而是叫“天宁观”。这是怎么回事?啥时候改名的?正所谓:

    卦岳不曾现佛阁,偏遇道观爻峰间。瞠目结舌圣帝尊,且将犹疑问山人。

    这里有人对圣帝尊说:“听你口音是交城人,怎么连这都不知道?这里一直就是天宁观呀。”有其他人接口道:“是不是他刚才晕倒时把脑袋磕坏了!”“哈哈哈……”

    不对啊,圣帝尊记得在原先的宇宙中,天宁寺始建于唐初,是卦山规模最大、名气最响的寺院,在其山门檐檩之下悬有一横匾,上书“第一山”!三个字迹苍劲有力,是祖籍太原的北宋著名大书法家米芾所题。

    而在这个二号宇宙里,有黄帝问道于仙人的传说,道家思想从老子开始完善,在东汉真正作为宗教并将八卦图案作为标志。老子姓李名耳,唐太祖李渊公开宣称自己是李耳的后代,让天下子民以道教为国之首教,儒教次之,佛教则更排在儒教之后。因此卦山上建了一座同样规模的道观而非寺庙。当然,这里还存在一个截然不同的“聚宝盆”的传说:

    天宁观有一位得道的老道士,深藏不露的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扫地、割草、喂牛。老道士在某天割草中发现了聚宝盆,为了避免引发灾祸,他将聚宝盆悄悄地埋在一株呈扭状的柏树下,并施展神通使聚宝盆和卦山融为一体,卦山因此化为聚宝盆的形状,“盆”中皆扭状柏树。

    圣帝尊听完旁边众人解说之后,总算明白了。看来这个宇宙和之前宇宙的剧情确实有所不同,得小心了。

    2009年之后,外地人到卦山旅游时,远远地就可以在“龙山大街(交城县境内把307国道的其中一段称为龙山大街)”的西段看到“卦山路口”的标志牌,可以很方便地找到卦山。而在早先没有标志牌的时候,作为国家级重点保护风景名胜的卦山虽然和307国道近在咫尺,如果你未留意的话,即便你走过、路过,也会错过这么一个好去处。世言“真人不露相”,卦山却像是“真山不露相”,本书亦为此理,乃“真书不露相”也。本传奇故事有“三字经”概括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