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的奋斗人生_第七百九十八章 要麻烦的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百九十八章 要麻烦的多 (第2/2页)

人家抄作业。”这个时候这个男生的表情一定是懵的一愣,因为他好像没有经历过这种事情,或者是他经历过这种事情也用了同样的方法拒绝导致别人不理他了他就觉得这种方法很可能做对了。

    蝶烟这个时候的表情一定也是一愣,我特别想穿越时空看到他们两个人出现了究竟是怎么样的一种对视,那对手一定特别特别的好玩我也一定特别特别的期待。

    “啊?”这个字确实是蝶烟自己说的,虽然我表达的只有一个字加上一个标点符号,但是我觉得我生动形象的表达出来了这个蝶烟当时的窘境,因为肯定当时不止一个人。

    说到生动形象这四个字的时候我为什么感觉到特别的熟悉呢?这四个字好像是我经常在语文课后练习的答案中能够见到这四个字,对对我想起来了这是高中老师曾经说过无数遍的一句话。

    高中语文老师曾经对我们说过好多次,说的以至于我这个睡觉睡很长时间的差等生都能够听得清楚了,老师就是说你们要学会套用,一定要在思想感情类的题目当中加上这四个字绝对会给你加上一分。

    我突然发现改卷的老师肯定特别的舒服,他们的工作可能会变得很轻松啊,就是因为老师的一句话。

    反正我看见生动形象这四个字我直接就签给他一分就算了,怪不得一分斩千人,原来是在这里呀,都能得一分,因为下一分的得就不是特别的容易了,凡是能够得到那一分的人就是那些上课稍微能够听讲一下的人。

    好吧我承认我是有点嘲讽的意思。

    那是以前看到一些反对素质教育的文章得出了一个结论。

    不过现在我又到了另外一个结论,就是如果选拔人才的话不用这种高考的方式还真在短时间内找不到更好的方式了,尤其是那么多人的情况之下。

    如果说能够找到一个更好的方式而不得到民众的谩骂那谁不愿意呢,所以说还是找不到另一种方式罢了。

    接下来的事情其实我觉得更加容易去说了,当一个国家或者是当一个群体人才选拔制度发生一个小型的偏移的时候,总是会产生大量的怨言,但是当他们陷入另一个新的环境当中,也就是说另一种人才选拔的方式当中,那么他们的抱怨很可能会更加的升级。

    到那个时候可能就是一个掌控不了的局面了,人们都愿意去稳住自己的方式,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不犯错那就是做对了。

    真正有魄力去整改的人没有几个,在没有一定的结果存在的时候面对未知的方向最后的责任都是你的,无过既是大对,这一点确实没有错。

    无法平衡这个事情是好像几千年来一直的难题,又怎么能够奢求现在的掌权人在短时间内就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很显然是不现实的。

    而且也能够看到一些领导开始慢慢说中去一点一点的整改这个问题,虽然说每一次的更改都会带来大量的质疑,但是愚公移山尚且如此难道真的渴望有一个神仙帮你把这座山搬走吗?

    神话故事有的可以借鉴有的没有办法借鉴,我们真的不知道这个所谓的神仙他会在一个什么时候出现,如果不能够确定的话那我们只能一点一点的继续挖。

    也许可能挖到一个蛇咬了我们一口,也许可能挖了一个毒气之类的东西毒死了我们其中的几个伙伴,甚至说我们可能挖到了岩浆那也说不定。

    所以说移山的过程肯定是曲折的,还有一点稍微包容的心看待这个事情我觉得才是最重要的。

    刚才的调侃仅仅是一个调侃而已,确实在某些过程中有些东西是没有用的,套用这个东西在某些程度上是浪费时间,浪费金钱的。

    但是他好像在某种程度上确实管用,未来的长远的地方确实不咋滴。

    就好像老师经常说的一个作文套用一样,我的天哪看着他们的作文就好像都是一篇作文一样,例子好像都是差不多的,文章类型也好像是这个样子的。

    还有就是这个文章带来的最后的意义也好像是一样的。

    这种情况的出现其实还是人数众多的缘故,当一个机构需要选拔的东西太多的时候他们就会按照一种模式过来。

    如果没有人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的话这种情况依旧会出现的,最主要的原因没有什么太多人的责任也不是整个文化的原因,就是选拔的人数实在是太多了。

    我们不可能去了解每个人的心思和心态从而得到他们是否真正的是一个人才,这一点还是要理解的。

    国情在这里那就没有办法,如果说你有办法的话你不妨先说一下,或者说你真正的去做一下这个办法究竟能不能够实行。

    不需要推广到全国,只需要在几个班级里面试验一下就可以了,这种试验的方式虽然说例子比较小,但是依旧能够看出来这个东西的好处与坏处。

    而且在实验的过程中时间很短的话依旧不影响这些学生的最终的结果。

    我记得在以前的地方有一段时间是这个样子,那个高中响应了这个省市的号召,采用了一个走客的形式。

    结果就是大学的升学率大大的降低,但是如果看这个方式的话,或者是说看这个本身的话,他是一个失败的案例。

    但是如果按照一个长远的地方来看是没有人把这个实验的最终结果给确定出来的,因为在整体的环境当中他是一个异类,异类的存在终究会随波逐流,尤其是这个异类特别特别的小。

    如果说全部都使用这个方式的话结果未曾可知,所以说这种实验的方式我学的只是在毁灭或者是降低一些学生的质量而已,本身是没有错的,实验的结果好处与坏处也没有办法去确定。

    但是其实我想说的事情就是,基于这个大环境之下,是没有办法做到一个长远的实验,如果说真的能够在所有的人破釜沉舟之下支持这个长远的计划的话。

    那么才能够真正的判断这个实验的对错,当然可能付出的代价会有点大,尤其是如果错了的话。

    错了的话付出的代价基本上就是需要用很长的时间去弥补,现在说根本没有机会去弥补了,然后那个破釜沉舟的人终将会成为一个罪人,成为一个历史的罪人。

    其实我还讨厌一件事情就是用一些子虚乌有的例子来激发一些学生的斗志,然后当这个学生知道的时候他会陷入一个更沉迷的状态。

    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一些善意的谎言,甚至说这都不算善意的谎言,只能够算作一个无知,用老师的无知去换取学生的斗志。

    就如同一些信仰崩塌一般。

    我觉得那些年最大的谎言是一个哈佛大学的事情,为了让学生变得努力起来,有了老师就说凌晨四点的时候哈佛大学的图书馆还是灯火通明的,能够看到大量的学生在图书馆进行一个努力的学习。

    当然我也没有去过哈佛大学,以前的我也不确定是不是老师说的那样,但是当时老师说了这个事情之后还是有一点感触的。

    但是现在要有人对我说这件事情的话我直接去骂他,本来这就是一个很矛盾的事情,如果当时我稍微有点脑子的话我感觉我都不会去相信这个事实。

    因为老师说的这个事情根本前后不搭,一个自相矛盾的事情我竟然相信他,我当时脑子简直就是吃了什么迷魂药了,或者说当时脑子直接变成了一个浆糊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