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闯将_第一三十六章 茅山深处歌飞扬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三十六章 茅山深处歌飞扬 (第1/1页)

    第一三十六章茅山深处歌飞扬

    “光荣北伐武昌城下,血染我们的姓名;孤军奋斗罗霄山上,继承了先烈的殊勋。千百次抗争,风雪饥寒;千万里转战,穷山里营……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

    茅山深处,新四军根据地,歌声豪迈,声震云霄。

    今天是新四军某支队特训队结业的日子。广场北面,一米左右的高台早就在昨天搭建完成,高台上方拉着一条横幅:热烈祝贺特训队训练考核暨支队观摩大会取得圆满成功!两侧拉着长长的条幅,左侧为:八省健儿汇成抗日铁流!右侧为:数万儿女驰骋烽火疆场!

    广场四周,随处可见抗战标语: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团结抗战,一致对外!

    新四军万岁!

    共产党万岁!

    ……

    广场上人头攒动,支队特务营,以及驻守在支队附近的新四军某团一个营的官兵端坐台下,最前排空着十余张小马扎,那是支队团以上指挥官的位置。数百官兵齐声高唱《新四军军歌》!

    高台上,两张铺着军用毛毯的长条桌一字排开,沉默的等待属于它的客人。

    支队参谋成怀远满面焦急的站在广场西侧的大道旁边,翘首张望着远处的群山,似乎在寻找什么,或者在等待什么?

    时间推回到前一日下午五时许,特训队队部。

    “报告队长!”特训队刚刚结束下午的射击训练,林志国和马仔兴冲冲的跑到杨闯面前。

    几个月前,在南京成功营救孩子后,杨闯当即随李爽一起返回根据地,参加新四军军部组织的反清乡行动。

    由于作战有勇有谋,特别行动队杨闯和李爽的指挥下,取得了三战三捷的胜利。行动队,名震茅山,继而震动苏皖。

    杨闯,更是凭借一把狙击步枪,数百米外毙敌尉级以上指挥官十余名,取敌首级犹如“探囊取物”,打乱了日军的进步步伐,破坏了其精心策划的“清乡”计划。

    半个月后,小鬼子扔下数百具尸体,灰溜溜的滚回了云州城,“清乡行动”彻底宣告失败!

    “神枪杨闯”之名,振动江南,更令驻守南京及附近地区的小鬼子胆寒,也令驻扎江南的国军各部将领又羡慕又忌恨。

    羡慕,因为杨闯是一名抗日指挥官。

    忌恨,因为杨闯是新四军的指挥官,并且还是原国军的一名逃兵。

    不管日军和国军如何想。战斗结束,为提高支队官兵战术水平,培养一支敢打敢拼的队伍,支队党委研究,并报请军部批准,成立了新四军某支队特训队,主要训练射击、刺杀、格斗等技能。

    杨闯,现所当然的被支队任命为特训队队长,负责特训队训练及日常管理。林志国、大龙、大虎、马仔、刀子等,则被任命为特训队小队长和教官,负责各自的教学和管理。

    李爽,则领着一支百十余人的新四军游击队,挥舞双枪,晃动马尾,纵横在茅山周围,寻机消灭小鬼子。

    两个月的集训很快结束,正当支队紧锣密鼓的准备着特训队考核暨全军观摩大会的时候,作为特别队队长兼教官的杨闯却为如何检验两个月的训练成果发愁。

    性格直率,敢打敢闯的杨闯,不喜欢这种大张其鼓的考核方式,更不喜欢什么观摩大会。新四军本就物资紧张,特别是作战物资,更是极度的匮乏。作为参加过两次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的铁血老兵,作为一名曾经留学日本的高材生,他更看重的是实战。

    在杨闯看来,一支部队训练成绩的好与坏,集训有没有成果,最好的考核就是把队伍拉上战场,在与小鬼子真刀实枪的拼杀中检验训练成果,既节省弹药,还打击了小鬼子。

    一句话,在他心里,这种观摩,纯属浪费弹药,还不如节省子弹打鬼子。

    但杨闯也有顾虑,作为刚参加新四军不足半年的他,如果不按照上级的部署要求来,就是“抗命不遵”!这在国军是要被处理的,严重的甚至会枪毙。这样的事情在他身上发生过,虽然那已经是几年前的事,但却记忆犹新。

    正当他左右为难的时候,外出侦察的林志国和马仔带回的情报,让他咬牙下定了决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