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六章 祭亡灵再遭猜忌 (第1/1页)
第一百零六章祭亡灵再遭猜忌 进入腊月,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即将来临,天更冷了,气氛也更加显得凝重。 如今的南京城,已经完全找不到往年的热闹喜庆,到处香烟缭绕,满城百姓都在偷偷的祭奠一年前死在大屠杀中的亲人亡灵。仔细聆听,随处都可闻见嘤嘤的哭声,虽然声音很低很压抑。 日本宪兵司令部张贴告示,明文规定南京城不许举行祭奠活动。小鬼子巡逻队整日在城内游弋,发现祭奠者立即抓捕,甚至开枪杀死过数百人。 伪军和警察倒是没大管这事儿,大家心照不宣,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年前的那场大屠杀,谁家没有死过亲朋好友,谁家没有哀伤仇恨。 祭奠亡灵,既是中国人的传统风俗,更是活着的人在寄托哀思,寻找继续活下去的勇气。其实,不单单是满城的百姓,就连伪军和警察也大都躲在家里,点一柱香,烧一把纸钱,磕几个响头,算是祭奠了死去的亲人。 南京城,需要寄托。 清晨的杨家老宅很安静,后院小树林,松柏森森,新坟耸立,杨正武和夫人李香云,还有管家老秦,司机阿力静卧在这片小树林里,长眠在这寂静的院子里,昼夜倾听松涛的呜咽,日日眺望长江拍岸的惊涛。 前排的大坟,是杨正武和李香云的合墓。左后边一块墓碑上,刻着“秦永明之墓”,秦永明即是杨府管家老秦;右后边一块墓碑上孤零零地刻着“薛力之墓”,薛力,即阿力。 据目击者讲:阿力死得很壮烈,子弹打完后,为了不让敌人活捉,硬是握着匕首扑向了小鬼子,在连续干倒几名鬼子和一名警察后,终因弹尽力竭,惨死在鬼子的刺刀之下。 杨闯一身孝服,跪在中间的大坟前,烧着纸钱。李爽一身孝衣,跪在旁边。再往后,是面色肃穆的血狼队和行动队的兄弟们,何明湘也来了。 墓碑上刻着“先考(妣)杨公(母)讳正武(李香云)之墓,生于一八八六(一八九一)年,殁于一九三八年十二月,子杨闯立。” “父亲,您留的信儿子读了,儿子不孝……误解了您。若您还在生气,就再骂我几句吧……”杨闯的心在抽搐,视线模糊,重重一头磕在地上,抬头已双目赤红、泪流满面:“娘,儿子想您……” “小闯哥,姑父姑母已经走了,你……你也不要太伤心……”李爽流着泪,小声劝说。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父亲,国民政府抛下老百姓逃亡到重庆,东北华北丢了,上海南京都丢了,就连武汉、徐州也丢了,如今重庆亦是岌岌可危……哪来的王师?”杨闯一边烧着纸钱一边流泪。 “万幸,中国还有共产党八路军新四军在坚持抗日,还有四万万同胞在坚持抗战,他们没有惧怕,没有逃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父亲,儿子明白您的意思。儿子一定会跟小爽一起杀小鬼子的,不为别的,就为复仇!为您们,为南京城死去的乡亲们!更为那些死在小鬼子屠刀下的中国人报仇雪恨!”擦干眼泪,杨闯凝视着墓碑,咬着牙无比坚定地说:“父亲,母亲,您们在天上看着吧,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会把小鬼子赶出中国!” 何明湘欲言又止,若有所思。 “何队长,请留步。”走出杨家老宅,李爽叫住了正欲离去的何明湘。 担负警戒的康组长一见,也停了下来,神色有些不善地望着李爽。 “李队长,有何指教?”何明湘面色平静。 李爽淡淡地看了康组长一眼,态度诚恳地说:“长话短说吧……据可靠情报,甘兴民正派人查询一年多以来,特别是日军占领南京前后,新近登记的商行、旅社、饭馆、烟馆、茶楼等资料……具体的用意,我想,何队长会很清楚。” “军统的事,什么时候用得着共党cao心?”何明湘还没回答,康组长在一旁不阴不阳地插嘴。 “哦……”李爽瞥了一眼康组长,盯着何明湘,不露声色地说:“何队长也是这个意思?还是说军统做主的人换了?” “滚!用你多嘴!”何明湘狠狠地瞪了康组长一眼,转头满脸笑容地看着李爽,拱了拱手:“感谢李队长,我会小心处理。告辞!”不待李爽回话,转身大步离去。 虽说何明湘素有正义,但由于某种根深蒂固的原因,多年来,对共产党一直保持着距离,或者说是敬而远之。 康组长悻悻地看了李爽一眼,小跑着跟在后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