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七六章 讨明檄文 (第1/1页)
陈永福在李信目光的逼迫下,连忙道:“陈某未参与此事。” “哦?真未参与?” 李信问道。 陈永福深吸了口气道:“司令爷,末将得知周王有掘开黄河大堤的计划后,既对闯逆恨之入骨,又担心此事传出,成为千古罪人,难以取舍,因此佯作不知……” 李信打断道:“实则你的心中还是希望周王掘开黄河大堤,是不是?” 陈永福仿佛豁出去了,猛一咬牙:“末将是武人,以杀敌取胜为任,既能杀敌,又不脏了自己的手,实是难以抵御住诱惑,倘若司令爷想为开封百姓讨回公道,那……末将无话可说。” “好!” 李信点点头道:“你虽有此心,但历来从无以心迹论罪之先例,此事作罢,陈将军,你来寻我是为何事?” 陈永福松了口气道:“自多左良玉不战而逃,开封被大水淹没之后,陈某纵是武夫,也明白大明要亡了,本来天下之大,何处不能安身,但陈某手下尚有两千五百弟兄,除了杀人打仗,别的什么都不会,陈某担心失了约束,只怕会为祸一方,故特来请求司令爷收留。” 李信讶道:“听说李自成对你颇为器重,又不计较那一箭之仇,你为何不投了李自成?” “呸!” 陈永福正要一口浓痰吐出,却意识到是在李信的家里,赶紧咽了回去,才冷笑道:“那李自成即便建制称国,也是流贼,我陈永福一生与贼作战,怎会临到最后去投贼? 实不相瞒,当初和李抚台与司令爷分开之后,李抚台感觉前路茫茫,陈某曾劝李抚台投奔司令爷,效明主于微末,李抚台不从,后李抚台被捕入诏狱,陈某探得是司令爷故意透露了福王消息,才让李抚台免受西市就斩之祸,前不久潼关城破,又是司令爷救了李抚台的性命,足见司令爷乃一念旧之人,故陈某率部来投,万望司令爷收留。” 说着,陈永福郑重拱手。 李信起身,扶住陈永福道:“陈将军是当世名将,愿投我,我欢喜还来不及,好,自今日起,我李信就与陈将军共举大业,请问陈将军那些部下现在在哪里?” “多谢司令爷!” 陈永福称了谢,便道:“暂时安置在滁州与庐州的交界处。” 李信又问道:“可知高名衡与李仙风下落?” “这……” 陈永福沉吟道:“高名衡是沂州人士,开封城破后,擢升兵部右侍郎,或许是心中有愧,高名衡辞官未受,回了老家,至于李仙风……他老家是山东登州府宁海州,想必应回了老家。” 李信道:“我任命陈将军为火枪独立旅一旅旅长,先请陈将军率部把高名衡与李仙风接来,年后我将北上,我们……在济南会合。” “这两人倔驴子脾气,要是不愿又该如何?” 陈永福一怔,便问道。 李信微微一笑:“这是你的事,我不管,我只需要在济南见着这二人。” 陈永福无语,摆明了是让自己不择手段啊,可是刚刚投效李信,要是连这点小事都干不好,只怕会被轻视,于是硬着头皮拱手:“末将明白了,定将这二位‘请’去济南。” “好!” 李信哈哈一笑:“陈将军一路奔波,今晚我为陈将军设宴。” 陈永福略一迟疑,便道:“请总司令见谅,我怕出来久了,手下的兵将会生乱子,还是尽早赶回去为好。” “说的也是!” 李信点点头道:“那好,我写一封手令给你,可于我荡寇军境内畅通无阻,再去就近的滁州领些钱粮,我们年后在济南府会合。” “多谢总司令!” 陈永福再度称谢。 李信回首示意卞玉京写。 卞玉京也是驾轻就熟,一封喻令很快完成,并还根据陈永福报上的人数,替他拟定了冬衣和钱粮,最后盖了李信大印才交过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