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九章 寿宴 (下)  (第1/1页)
    拍摄转下一幕,“开宴”。    顾大侠夫妇地位尊崇,当然要坐上首,其余十三位兄弟按照年龄各找位置,一一列席。    “松柏长青,添福添寿啊!”    大家鼓起掌来,共同邀请寿星老吃寿面。    过生日要吃面条,这个事儿人们都知道,但为什么非得吃面条呢?    有一个说法是,面条的形状“长,瘦”,和“长寿”谐音。后来,人们就普遍认为吃面能长寿,进而流传下来。另外还有关于唐明皇的,或者关于汉武帝的种种“起源”传说,五花八门,版本繁多,切实的缘由已经不可考证,总之吉祥如意就对了。    十三位兄弟中间,人们一致推举由大师兄作代表,给门主奉上寿面。    “好!好!”    顾大侠乐呵呵的,随手接过瓷碗开吃。    这个时候,却发生了一件意外!    寿面只有一根整的,讲究不能吃断。所以,顾大侠只好拿筷子夹住一头,往嘴里吸食。    “滋溜,滋滋……噗……呃咳咳咳……”    面条带着汤水,顾大侠不小心被吸入的汤水呛到气管,脸咳得通红。    “哟,老师,您没事吧?”    “没事儿吧?”    “唔……”    顾大侠摆摆手,示意自己很OK,但嘴里仍然咳嗽着。    摄制意外中断,想马上重拍是不可能的。汪导演就说道:“大家都休息几分钟吧!快,后勤呢?趁功夫,后勤给重新下一碗面来!对啦,天气太冷,那些饭菜已经不热乎了,赶紧拿去再蒸一蒸!”    老大发话让休息,演员们便立刻解散,该抽烟的抽烟,该喝水的喝水。    说到喝水问题,《神刀门》剧组的豪华配置,真让杨峥目瞪口呆。    这个团队是设立有茶水组的,茶水车就停在外面不远处。那辆车的车尾挂着块小黑板,上面用粉笔醒目地写着:今日供应红茶、咖啡、生姜茶!    茶水工全天提供热饮,只要你开机拍戏,人家就一直搁那供着,“无限续杯”……    瞧瞧,阔气呀!牛逼剧组的牛逼待遇!    “哥,您喝什么?”    “红茶吧,能预防感冒。”    “好嘞!您等会儿。”    “谢谢……”    杨峥跟茶水小弟提完要求,小兄弟转脸就打开硕大的保温桶,给他来了一杯。嚯,热水接到手里烫得掌心发暖,真舒服!    入口鲜爽,汤色红亮。    “滋溜……呦,味道不错,谢谢啊!”    “您甭客气!”    茶水小弟最多才十七八岁,两只大眼睛透着灵动,模样非常的讨人喜欢。从年纪看,他估计应该是个学徒工,属于新手上路。在剧组里做茶水这一行,劳务费应该有两千五到六千块每个月,收入是很好的。    杨峥就着车边喝了几口水,两个人开始随意聊天。    小兄弟道:“哥,刚才你们给顾大侠拜寿的戏份,我在旁边看了。我读书少,什么都不懂,有个疑问想跟您唠唠,您听了别笑话我!”    “保证不笑话,我其实也没看过几本书。”    “那成。我瞧顾大侠的样子,最多才五十多岁吧?五十多岁算高寿吗?你们又是福如东海,又是寿比南山的,是不是有点太夸张啦?”    杨峥得意地咧嘴道:“嘿,这个问题你还真问着了。我刚好上网查过……顾大侠今年五十九岁,要按照我们现代的标准,那年龄确实不算大。可是,他扮演的毕竟是个古代人,古人生活条件差,平均年龄少得可怜。就拿明朝的十六个皇帝来说吧,扯平了不过四十岁左右。太平皇帝才四十来岁,那底层的老百姓能活多久呢?万一碰上战乱,恐怕情况会更糟!所以,五十九岁绝对算‘年长’,很值得庆祝了。”    “噢!原来如此,我懂啦!佩服佩服!”    小兄弟茅塞顿开,恍然竖起了一根大拇指。    ……    杨峥回到片场,发现伙计们三个一群,两个一对,都在愉快地交流着。只有梅小朵孤零零地坐在餐桌旁,俩眼死死盯住食物,搁那发呆。    “肚子饿啦?”    “嗯!”    “再等会儿啊,等拍完了咱们吃好吃的道具,鹅掌啊,羊rou啊什么的……我知道你肯定馋坏了。”    “嗯嗯嗯!”    杨峥看着她小鸡啄米的样子,怎么都憋不住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