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2章:盗墓产业链 (第1/1页)
“支锅?”林炎随口似自言自语的重复了一遍,语气中还带有疑问的语气。 “嘿嘿,对啊,支锅! 怎么?小炎,你可别告诉我支锅是什么意思你不知道?”林磊嘿嘿笑着。 “呵,我当然知道,不就是盗墓贼的包工头嘛。 我是搞不懂明白人家怎么会联系上你的?”林炎道。 “嘿,瞧不起人了是吧? 联系我怎么了?我手里有钱能收货,怎么就不能联系我? 再说了,你那叫什么称呼,什么包工头,人家那也是老板,比咱们不少挣。”林磊道。 林磊这话倒是没说错,如果真的是陕省来的支锅,那还真是不少挣,不过林炎也不羡慕,人家挣的是掉脑袋、吃牢饭的钱。 而且林炎还是不信一个陕省来的支锅会轻易联系林磊这么一个外行。 什么原因? 当然是做熟不做生,盗墓这行虽然不比贩.毒,但也没好多少,大多数出事都是在销赃环节。 林炎还真不信,哪个盗墓团伙的支锅会那么心大,找一个没什么实力的外行来当出手对象! 别说林磊了,就是吴叔开了这么多年古玩店,也没接触过一个支锅,最多认识几个零散的盗墓贼,收过他们的货。 林炎记得之前有一次他刚看完鬼吹灯后,还刻意的当八卦去问过吴叔关于盗墓行当里的事。 不问还好,这一问,把林炎吓了一跳。 说起来,这话还要从吴叔有一次去林炎家,给林炎老爸看的一件高古玉说起。 当然了那块高古玉吴叔只是过手,帮一个做建材的老板收的。 当时林炎就问吴叔这玉哪来的?怎么那么脏? 其实林炎这话当时一听就外行,可吴叔却是笑呵呵的说道: “土里出来的,可不脏嘛。 要是没这点你看着脏的土沁,我还不要呢!” 林炎在一问才知道,那块玉的来源就是从吴叔认识的一个‘腿子’手里买的。 这‘腿子’是盗墓团伙的专业叫法。 用吴叔的话说,这在专业的盗墓产业链里,那都是有分工的。 用罗辑思维里罗胖的话说,就是分工产生效能... 这一个盗墓团伙的全班人马,统称为‘一锅’。 这一锅人中包括:支锅、掌眼、腿子、下谷。 这一锅里说的算的人叫‘支锅’。 支锅就是盗墓团伙的老板,出钱的,盗墓前所有的资金投入、设备、以及后期的人员工资,都是他来筹措和分发。 也正是林炎嘴里戏称的包工头。 说起来,这支锅往往是要担负很大的风险的。 因为一次盗墓出来的文物,如果没被下家的老板看上,也就是没被二级市场老板买断,他是要自行处理的。 您听起来可能觉得没什么?大不了不就是自己找地方卖吗? 实则不然,盗墓这行最大的风险不在盗,而在出手。 尤其是第一道手,也是风险最大的,刚出土的文物在谁手里那都是烫手山芋。 最好最稳妥的方式就是已经提前找好了有实力的下家,刚盗完墓,几个小时、或者一天内马上出手。 货到下家二级市场老板的手里,在由二级市场的老板负责运往国外。 只要这盗掘的文物一出境,这一锅人才算是高枕无忧。 这种情况一般都出现在八九十年代,因为那个时候国内普遍还不太富裕,很多人刚脱离温饱。 即便是一些老板,往往也都忙着把手里赚的钱在投资到事业里继续赚钱,不是那么看重收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