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踪_第六十三章 随波逐流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三章 随波逐流去 (第1/2页)

    陆正为什么会毫无征兆的突然陷入情心之中以白衣人师父对陆正的了解,应该是两个缘故,第一便是他入知道境之后,修习了阴阳八派的法诀有些cao之过急了.如此在定坐十日之中一一参悟八种法诀,恰恰并不是陆正学的不好,相反是学的太好了,以他的超人的悟性在元神所化转的天地之中将八派的道身都印证了一遍,实在是太急于求成了!

    所谓欲速则不达,修行之道更是讲究身心配合,形神同进,最讲究次第.在阴阳八派之中,每突破一层境界,或者度过一个劫数,法诀之中都会有相应的各种法术修行.或者师尊也会相应让弟子进入人间游历,乃至去完成一些别的事情,此所谓张弛有度,在御火诀之中更是讲求一种阴阳用火的境界.

    所以陆正一口气印证八诀,虽然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举,但是还是留下了种种隐患,道身变化之余,形神切换难以尽余感,导致身心之中种种震荡不稳.这情形就好比是一个人大喜之后,忽然又遭遇大悲,大悲之后,又逢大惊,如此跌宕不休,自然造成神气昏倦.陆正先印证风身,再转化为雷身,其中变化之间,既有相生也有相克,所以才会导致形神之中隐约潜伏着种种问题.

    这当然不是白衣人师父所愿意见到的,也是出乎他的意料之外的,他还是低估了陆正的悟性,尤其是对于八种法诀的掌握能力,以及他一身浑厚无比,几乎是用之不竭的法力.当时白衣人给陆正八种法诀,并非是要他一口气参悟,而是让他先有一个体会.然后在接下去的修行之中逐步体悟.

    没想到陆正一入定中却是一口气就直接印证了八种道身境界,而且是无师自通的在元神之中以神念化转天地相应之垂象,用来辅助成就道身.白衣人发现之时已经来不及阻止了,若是惊动了陆正只怕他当场就会形神俱灭.只能在暗地里着实捏了一把汗.到最后眼见他居然还成功了.没有出一点儿的差错,真是有修笑不得.不知道这小子算是傻还是有着大智慧.

    同时他也意识到陆正这样做必然会留下隐患,若是在道门阴阳八派的宗门之中,只怕还有一些特殊的丹疑以服用,减缓形神之中的暗耗.但是陆正却是什么也没有.白衣人本打算让陆正迅速离开建木林,然后寻找一处安静的地灵之气充沛之所,好好闭关一阵,消除这些暗损,但是却没料到会爆发的那么快.

    当然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另外一个很重要的缘故,那就是陆正本身内在的七情出了偏差.这个缘故就更加隐微而多面了.要说起来,只怕要追溯到陆正从小养成的性格,乃至于他一路行来的遭遇.人生于天地之间,与万物相感.在事物之中流变,自然七情触动.在人间之人来说,如此天长日久,因为七情触动强弱不同,所以造成每个人的个性也有极大的差异.七情映心成就个性脾气,有所偏好,才有不同喜好,不同的愤怒,不同的偏执,这就造成了在待人处事之中的种种问题.

    对于凡人来说,七情之身,喜怒为用,足以招致祸福,而对于修行人来说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此七情残留将要导致的便是日后修行之中的劫数.在劫数爆发之时,原本心中残留的七情将会造成种种偏转,迷乱,让人丧失自己.如此一来,不是劫数找上自己,而等于是自己找上了劫数.

    陆正最大的七情残留,是来自几个方面,第一是出于对心儿的思念之情.在十日之定境的最后一刻,陆正触发了对心儿的思念之情,就在那一刻,元神之中自然而然的化显出了一个身影,那就是心儿.

    另外一种七情残留就是忧虑,让陆正心中始终都是战战兢兢的,那就是一直悬而不去的对于唐小九的报仇之念,以及对于荒未央的担忧,对于日月庐被封印的担忧等等忧愁之念郁结在心,久久不散.

    除了思念和忧虑之外,陆正还有着对于白衣人师父的怀疑,自从青丘山上白衣人出现之后,一路走来对陆正处处提点,不仅教授他各种修行,而且几乎是无时无刻不与他相伴,一起经历种种危难生死.但是白衣人却始终没有让陆正见到他的真面目,甚至是连一个名字都没有告诉过陆正.陆正性格坚忍,起初对于白衣人抱有戒备,对他是以礼待之,但事实上来说又是有些怕他,因为白衣人提到过心儿会在修行上出大问题,只有他才能解救.

    但是随着一天天相处下来,白衣人那种处变不惊,对于修行之道的广博,以及虽然神秘莫测但是却与圣宗有着极大的关联的来历,数次救他于生死之地,让他在心中早就真正把他当做了自己的恩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