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31章:宜春屠戮,巴郡杨家 (第2/2页)
得让这个忠臣出什么意外。 但眼下除了这份奏疏,就再也没有其他消息了。狄无伤打到哪了,战况如何,朝廷全都不清楚。慕容皓当即命徐州的刘仕闼紧急复出,调徐州、青州两州之兵,以及大批粮草军械,火速赶往扬州接应狄无伤;又命洛阳方面遣使去江夏,以盟友国的身份,请求驻扎在江夏的楚军出兵拉兄弟一把。 求援信到了江夏,江夏守将对此十分重视,但却十分遗憾的回信表示:虽然我们很想帮您,但不巧的是我们江夏的部队刚刚调去襄阳了,现在咱们自保都成问题了,实在没有多余的兵力可以调动了。不过虽然咱们出不上什么力,但我们楚国在精神上是支持你们的。如果贵军在扬州出了什么事,我们一定会派人去收尸的。 值得一提的是,这封回信并不是涮慕容皓玩儿或者是作壁上观,此时江夏郡中是真的无兵可派。襄阳的战事已经进入了白热化,蜀军虽然兵力数量稍弱,但杨铎所带来的却是蜀军中的精锐,战斗力极强。再加上楚军又是长途从武陵赶回来,刚一交锋,就连败数阵。梁何都的坐骑被乱箭射死,他本人也差点负伤。 蜀军出自西川,西川鬼斧神工的地形锻造了一群身手不凡的精兵。楚军和他们对垒上,手上又没有强力的骑兵部队压阵,自然输的很惨。但梁何都是个很执着的人,虽然此时襄阳还在手里,但他却死也不进城拒守。在他看来,自己手上有十几万大军,蜀军却不过区区五万,连败数阵就已将很丢脸了,现在如果再避敌锋芒、退入城中,那自己以后还怎么混? 但显然,梁何都高估了自己,也低估了与自己对阵的那个叫杨铎的将军。很快,他就会为自己的面子,付出惨重的代价。 杨铎,祖籍益州成都,蜀国上将军、靖侯。他是个很有本事的将军,他祖上三代为将,是协助孟氏入主成都的开国元勋。后来杨家就被分配到了巴郡,替蜀国镇守东大门。在这种世袭将门的家庭氛围之中,想要出个读书人是比较难的。但杨铎却偏偏是那个另类。少时,他曾用简短的十句话,辩倒了当时巴郡的著名才子元诸,得以名动一时。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展现出了超于常人的记忆力和领悟力。 换在今天,他就是活生生的别人家的孩子。当其他小朋友还在学汉语拼音时,他就已将会乘法除法了;同年纪的小孩子刚会说话走路,杨铎就已将可以独自出门打酱油了。对这种孩子,我们一般称之为“神童”。 在这种天资下,杨铎博览群书,又因其是名将世家,有不少慕名而来的有学之士不远万里赶来西川,就为与其比一比学术。但最后全都对其心服口服。就这样,杨铎的名气越来越大,一度成为了西川文坛的领袖人物。 而此时,他才仅仅十八岁。 杨铎对这种日子感到很惬意,文坛领袖,前呼后拥,偶像级的人物,自己已经完成了寻常人一辈子都不一定完成的事情,现在应该开始享受了吧?杨铎很年轻,又是个正常男人,青春期的萌动使他的心越来越野,渐渐地,他开始夜不归宿,常常流连于青楼花巷之中。所写的诗词也不再是宏图大志,而是风花雪月。杨铎的变化,被他的父亲杨显尽数看在眼里。杨铎是杨显的小儿子,平日里对其很是宠爱,几乎是有求必应。现在见杨铎马上就要走上歪路了,杨显既心急又无奈,因为他根本不知道怎么去有分寸的把儿子拨回正道。对国家来说,杨显是个合格的将领;但对教育事业来说,他是个失败的父亲。 如果事情照这么发展下去,杨铎这辈子也就停留在出门打酱油上了。但似乎老天也不愿意看着杨铎就这么自我放逐下去,于是,老天爷挥了挥手,给他送来了两个贵人。 第一个贵人,是一名青楼女子,姓关。她本是官家的千金,但在她成年的时候,她的家族就因为得罪了当朝权臣,而被抄家。而这位关姑娘,也因此收到了牵连,被卖到了官府经营的教坊司之中。最后还是她家以前的一个朋友看不下去了,托关系将她给弄了出来,藏到了一处他们持有股份的一座青楼里。 从一座青楼换到了另一座青楼,你要指望关姑娘心怀感激,也不怎么现实。但好在这家青楼的主人和老鸨心地都还不错,对关姑娘也很照顾,至少从没有逼她接过客。反正也不差钱,白养就白养吧。时间久了,关姑娘也有点不好意思了,于是找到了老鸨,表示自己虽然坚持不卖身,但可以卖卖艺,就当答谢他们的照顾之情。 千金小姐,还能拉下脸来卖艺?老鸨子和青楼掌柜都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但等到晚上的时候,一袭白衣、脸蒙白纱的关姑娘悄然出现在大堂中,在众人惊艳的目光中,缓缓抚琴坐下,旁若无人般的轻弹了一首哀曲。 关姑娘将自己的遭遇写成了一首曲,自弹自唱。凄哀的曲调、饱含深情的嗓音、以及关姑娘那绝美的双眸,每一弦、每一拍都在诉讼着自己的悲惨和愤怨,用情至深,使得堂间不少人暗自落泪。一曲罢,关姑娘缓缓起身,冲众人盈盈一拜,便又退了下去。 沉默,长久的沉默。所有人都没有从这首曲子里回味过来。等他们反应过来的时候,关姑娘早已回到了自己的住所。 关姑娘凭着一首曲子,迅速走红。关姑娘也迅速成为了老少爷们心中的女神级人物。而在她众多的追求者中,有一个,就是杨铎。 杨铎是巴郡军方一把手的小儿子,身份极其显贵。但这并不代表他就是那种欺男霸女的跋扈之辈。相反,他很懂礼貌,待人也温文尔雅,从不摆架子。自从他上次见了关姑娘一眼后,心魂就留在她的身上了。想起关姑娘的倩影,再想起自己以前身边的那些浓妆艳抹、胭脂俗粉,杨铎顿时有种发自肺腑的恶心。 按理来说,杨铎想要一亲芳泽,完全就是轻而易举的事。因为青楼老鸨不敢得罪他,地方官也不敢得罪他,只要他想,估计关姑娘马上就会送到他的府上给他暖被窝。但杨铎却不想,前面说过,杨铎是个温文尔雅的人,虽然在两性上是有点开放,但这并不影响他是个好人。 既然不明抢,那就只能动点脑筋了。最好的办法,就是送东西。不过当时给关姑娘送礼物的人一大堆,却全被关姑娘退了回去。杨铎抓耳挠腮想了许久,终于决定,送她一首自己写的诗。 杨铎是大才子,情诗翻手就来。很快,杨铎给关姑娘写得情诗就得到了回复,杨铎满心欢喜的打开回信,一看内容,顿时大失所望。 里面不是什么你侬我侬,而是将杨铎写得诗从头到尾批了一遍,这不好那不好全都标注了。这对一名大才子来讲,无疑是一种侮辱。杨铎也不例外,就在他准备回信反驳的时候,他惊讶的发现,关姑娘批改的东西,自己一个字也改不动了。 这要换个男人,估计已经cao刀子直奔关姑娘去了。女人事小,面子事大。但杨铎在惊讶之余。全无愤怒,只有满心的欢喜,他知道,自己已经找到了知音。于是,他兴冲冲的带着另一篇自己比较得意的作品,前去青楼向关姑娘请教。 关姑娘热情的接待了他,在两人深入交流之后,杨铎渐渐被眼前这位女子的才识所折服,在很多地方,两人的观点居然出奇的一致。就这样,杨铎在关姑娘闺房中待了一天一夜,将古今书籍、诗词歌赋从头到尾讨论了一遍,直到第二天,杨铎才意犹未尽的顶着黑眼圈离开了青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